虽然最终继承人的选定权仍在君主手中,但王后作为嫡子的母亲,其地位天然地使其在继承人筛选过程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是一种通过确立“根本”来预先排除潜在动荡、巩固皇权的极其高明且必要的手段。若中宫久虚,则国本不定,觊觎者必生异心,于王朝长治久安极为不利。
其次,涉及朝堂势力的平衡与政治联姻的巩固。 纵观历史长河,皇后之位,极少有能与政治完全剥离的。君主自然可以有倾心爱慕的女子,可以宠冠后宫,但喜欢与合适往往是两回事。一国之母的选择,往往牵动着整个朝局的神经。
她背后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功勋卓着的军事集团,可能是一个盘根错节的文官世家,也可能是一个需要极力拉拢的地方势力。确立王后,在很多时候,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布局和利益整合。通过联姻,君主可以将一个重要的派系更牢固地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换取其更坚定的支持,从而维系朝堂上各种力量的微妙平衡。
这其中的道理,与高要在前朝权力架构上的设计,可谓异曲同工。高要虽然极度信任韩信,将征伐大权委任,却绝不会将全国兵马尽数交予其手;同样,他倚重萧何处理政务,却也通过设立内阁,将相权适度分散,引入制衡。
这便是深知权力过于集中的可怕。当一个人的权柄膨胀到一定程度,其本人或许尚无二心,但其麾下的势力、依附的利益集团,却可能裹挟着他走向不可预知的方向。
以兵权为例,韩信虽贵为大将军,在军中威望无两,但其能够如臂使指、一言便可决生死的,主要还是其一手带出来的第一集团军。其他集团军的将领,或许敬其威名,听其调遣,但核心的忠诚度与直接的隶属关系,却并非铁板一块。这便是高要有意为之的制衡。
若毫无保留地培养某一位将领,使其军权毫无制约,那么即便其本人忠心耿耿,难保其麾下不会有人为了“从龙之功”而铤而走险,或伪造证据,或制造事端,最终可能逼迫主将不得不走上对抗君权的道路。历史上此类悲剧屡见不鲜,主将无意反叛,却因部下逼迫或君主猜忌而身死族灭,根源多在于此。
楚汉之争时的韩信,其处境便是如此微妙,其势已能左右天下归属,这本身就构成了对最高权力的潜在威胁,刘邦后期对他的猜忌与打压,乃至最终吕后诱杀韩信,皆与此密不可分。
政治权力亦是如此。 萧何脑海中瞬间闪过前朝张居正的例子。张居正推行改革,力挽狂澜,堪称中兴名臣,功绩彪炳史册。然而,其权柄最盛时,内阁首辅的威权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皇帝的诏令若无其首肯,几乎形同虚设。
这本质上已是一种权力的僭越。即便张居正本心为公,但这种极度失衡的权力结构,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失去制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高要在设计内阁制度时,便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明确职权范围、引入多位阁臣相互协作监督等方式,对权力进行了必要的分化和制约。
而王后及其所代表的外戚势力,在这种权力制衡的格局中,往往能扮演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许多人谈及外戚,首先想到的是汉末那些权倾朝野、嚣张跋扈的外戚集团,如王莽之辈,视其为皇权的巨大威胁。这固然是历史的一面。但若换个角度审视,在大部分承平时期,外戚的存在,恰恰是巩固皇权、制约权臣的一支重要力量。
外戚因后妃而显贵,其权势与荣耀完全系于皇权,与皇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紧密的依附关系,使得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忠诚度相对更容易保障。
皇帝在面对那些功高震主、盘根错节的勋贵集团或文官系统时,外戚往往是可以倚赖的“自己人”,是插入旧有利益格局的一枚楔子。他们能够有效地分担来自其他权臣的压力,监视、制衡那些可能对皇权构成挑战的势力。
当然,这需要君主具备高超的驭下之术,既要善用外戚,又必须时刻警惕其坐大,防止其从皇权的护卫者蜕变为掘墓人。但不可否认,一个精心选择、适度运用的外戚集团,是维护皇权独尊、保持朝局动态平衡的重要棋子。
还有一点,萧何虽未明言,却是在场所有核心重臣心照不宣的共识——君主万一出现的权力真空的填补问题。 高要勇武过人,时常亲临战阵,冲锋陷阵之骁勇,军中罕有能及者。
尽管他已承诺,既已正位为王,将更多坐镇中枢,不再轻易涉险。然而,这番保证,听在萧何、韩信这些深知其性格的臣子耳中,恐怕效果有限。谁能保证没有突发战事?谁能保证高要不会再次按捺不住,亲赴前线?再者,君王也是血肉之躯,虽从未闻其有大病,但战场上留下的伤痕却是实实在在的。万一有突发疾病,或是因故暂时无法理政,国家机器不能因此停摆,朝局民心不能因此动荡。
在这种非常时期,必须要有一个名正言顺、且有足够权威的人站出来,代行王权,稳定大局。太子若年幼,或未立,那么这个人选,没有任何人比王后更为合适。她身为国母,地位尊崇,在礼法上具有天然的代理资格。
由她出面主持大局,颁发懿旨,至少在过渡时期,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政出多门、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为王朝的平稳过渡争取宝贵时间。这不仅是权力交接的保险,更是维系帝国在突发危机中不至于崩盘的重要保障。
凡此种种,都凸显了尽早确立王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婚姻情感,成为一项严肃的国家政治议题。萧何作为内阁首辅,肩负辅佐君王、总领百僚之责,此事他无法回避,必须由他来做这个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