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首页 >> 针途 >> 针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君九龄 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 古代天灾末世农女养家忙 人渣养成系统 这个网王有点乱 自走棋:神话棋子抵御邪神 快穿:炮灰街溜子 海贼之全员恶人 他的似锦钱橙 原神之艾伯特竟是我自己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全文阅读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07章 战地培训体系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寒冬腊月,延安的北风如刀。林闻溪站在新建成的培训教室前,望着从各根据地选拔来的第一批五十名学员,心情复杂。这些年轻人大多只有小学文化,有的甚至不识字,却要在这战争年代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

“同志们,欢迎来到八路军战地医疗培训中心。”林闻溪的开场白简单而有力,“从今天起,你们将学习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挽救最多的生命。”

教室里鸦雀无声,五十双眼睛专注地望着他。这些来自前线、农村、游击区的青年,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神却已历经风霜。

培训之初,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是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讲解剖学时,有人连“器官”二字都不认识;教药理时,有人分不清“克”和“斤”的区别。

“这样不行。”晚间教研会上,林闻溪坦诚地说,“我们必须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顾静昭提议:“能不能多采用图示和实物教学?少讲理论,多教实操。”

老中医郝大夫点头附和:“老祖宗教徒弟也是口传心授,先会后懂。”

于是,教学改革开始了。解剖学不用复杂术语,而是用“心肝脾肺肾”这样直白的名称;药理学不讲分子式,而是教“什么病用什么药”;操作技术不追求完美,只要求“能救命”。

林闻溪还创造了一套“战地医疗歌诀”,把常见伤病的处理方法编成顺口溜,方便文化低的学员记忆。

“枪伤出血莫要慌,压迫包扎第一桩;骨折固定要稳妥,夹板绷带派用场;感染化脓清创忙,草药消毒效果强...”

这些歌诀很快在学员中传唱开来,甚至传到了前线。

然而,更大的挑战来自实践环节。医疗器械极度匮乏,学员们只能用木棍练习夹板固定,用猪膀胱练习缝合,用草人练习注射。

一天,林闻溪发现学员小王在偷偷哭泣。原来他在练习静脉注射时屡屡失败,怀疑自己不是学医的料。

“知道我第一次做静脉注射是什么情况吗?”林闻溪坐在小王身边,“是在战地里,炮火连天,伤员奄奄一息,我的手抖得比你还厉害。”

小王抬起头:“那您怎么办?” “我告诉自己,每一下颤抖都可能断送一条生命。”林闻溪语气平静,“于是我把对死亡的敬畏化作了对生命的责任。你不是在学技术,而是在学着承担对他人的责任。”

这次谈话后,小王像变了个人,刻苦练习,最终成为班上技术最好的学员之一。

培训进入第二阶段,学员们开始接触真实病例。第一批送来的是几位伤势较轻的伤员,学员们在他们身上练习清创、包扎、换药。

有位小战士胳膊被子弹擦伤,学员小李为他处理时紧张得满头大汗。小战士笑着说:“同志,别紧张,俺不怕疼。你们学好了,以后能救更多人呢!”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所有学员。从此,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常常自发加班练习到深夜。

三个月后,第一批学员即将毕业。毕业考核别开生面:模拟战地救护场景。爆炸声、硝烟、假血、伤员呻吟声...一切都力求真实。

学员们分组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检伤分类、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转运。林闻溪和教官们在一旁观察评分。

考核结束后,傅连暲前来视察,看到学员们的表现,不禁赞叹:“短短三个月,能把普通农民培养成合格战地医护,真是奇迹!”

林闻溪却摇头:“这只是开始。他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毕业典礼上,五十名学员庄严宣誓:“我志愿从事战地医疗工作,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为战友服务,为抗战贡献...”

许多学员眼眶湿润。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将回到各自部队,成为医疗骨干,拯救无数生命。

首批学员的成功毕业,标志着战地医疗培训体系初步形成。林闻溪立即着手完善这套体系:

编写了《战地医疗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制定了分级培训方案,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因材施教; 建立了巡回指导制度,派教官定期到各部队指导; 开设进修班,帮助基层医护人员提升水平。

最让林闻溪欣慰的是,曾经质疑中医价值的伊万诺夫主动提出开设“中西医结合战伤处理”专题课程。

“林的体系证明,在极端条件下,实用比理论更重要。”伊万诺夫在课程开场时说,“我们要学习中国人因地制宜的智慧。”

1943年春,培训中心迎来第二批学员。这次规模更大,还增加了女兵班和少数民族班。

女兵班的班长叫杨秀英,原是北平女中的学生,抗战爆发后投奔延安。她聪明好学,但对手术血淋淋的场面本能地恐惧。

“林教员,我...我见血就头晕。”杨秀英羞愧地承认。

林闻溪没有批评她,而是说:“明天开始,你跟着顾教员处理轻伤员,慢慢适应。”

在顾静昭的耐心指导下,杨秀英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毕业后,她主动要求分配到最前线的手术队,后来成为有名的“战地白衣天使”。

少数民族班的学员来自蒙古、回、藏等民族,语言不通成为最大障碍。林闻溪特地请来翻译,并采用更多图示教学。

一位叫巴特尔的蒙古学员,原本是牧民,对草药有独特认知。他认出几种蒙古族传统用药,经过验证后补充进了培训教材。

“我们的体系要吸收各民族的智慧。”林闻溪在教研会上说,“这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到1943年夏,培训中心已培养出三百多名战地医护人员,分布在各根据地。前线的战伤死亡率显着下降,感染率也得到控制。

最让林闻溪自豪的是,许多部队建立了自己的培训点,形成了分级培训网络。他提出的“每个连队有卫生员,每个营有医疗站,每个团有手术队”的目标正在实现。

一天,林闻溪收到一封特殊来信。那是首批学员小王写来的,他现在已经是某主力团的医疗队长。

“林教员,昨天我们团打了场恶仗,伤员很多。我们用您教的方法,救回了二十多个重伤员。有个战士腹部中弹,肠子都流出来了,我们按照培训时的模拟练习,清洗、回纳、缝合,居然救活了他!感谢您的教导...”

读着信,林闻溪眼眶湿润。他想起在重庆时,何敬之之流曾嘲笑他的理想是“乌托邦”。现在,这个“乌托邦”正在成为现实。

1943年秋,培训中心迎来周副主席视察。看完学员们的实操演示后,他高度评价:“你们创造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战地医疗体系,这是对抗战的重大贡献!”

周副主席还特地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十个字后来成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

然而林闻溪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开始筹划更高级的培训课程,包括战地手术、流行病防控、药材制备等。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简单的卫生员,而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地医生。”他对教研组说。

同时,他还组织编写了各专科手册:《战伤处理手册》《常见病防治手册》《中药制备手册》...这些手册后来成为各根据地的标准教材。

寒冬再次降临延安,培训中心的窑洞里却温暖如春。第三批学员正在这里学习,他们的脸上已经看不到最初的迷茫和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和自信。

林闻溪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仿佛看到了中国医疗事业的未来。他知道,这些学员就像种子,将撒遍全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窗外,延河已经结冰,但在冰层之下,河水仍在流淌,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就像中国的医疗事业,虽然此刻艰难,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培训结束后,林闻溪独自登上后山。站在山顶,他可以望见远方的延河,以及河畔星星点点的灯火。每一盏灯下,都可能有一个正在刻苦学习的未来医护工作者。

“老师,您在这里啊。”顾静昭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风大,当心着凉。”

林闻溪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静昭,你说我们做的这些,真的能改变中国的医疗状况吗?”

“当然能。”顾静昭语气坚定,“你已经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还记得李正雄队长的话吗?‘医人能救百千,医国能救兆亿’。你现在做的,就是在医国啊。”

林闻溪望向远方,目光越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看到了那些因为他们的培训而获救的生命。

是的,这条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经明确。通过培训千千万万的基层医护人员,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终将迎来根本性的改变。

夜幕降临,培训中心的灯光次第亮起,像黑暗中闪耀的星辰,照亮着中国医疗的未来之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界第一因 林岚秦小雅 美妙绝伦 皇兄个个不当人 一品呆萌妻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朕,君临天下! 快穿之鹿灵攻略反派手册 我的妹妹来自日本 八方美人 穿越大周 敛财人生 炮灰不在服务区 学生会长和小干事 小侯爷 大唐一品 我的极品老师 末日蟑螂 升迁 庶女有毒 
经典收藏四合院:开局杀贾东旭,灭聋老太 最强佣兵 我的冷艳老婆不好惹 四合院:重生傻柱,多子多福 奥特:从变成光之后开始无敌 奥特:我是雷杰多之子 人在假面,时王一阶打穿所有骑士 主神元图 四合院:刘光天的幸福生活 谍战之一个骑手在满洲 谍与战 海贼王:开局拐跑乌塔 龙珠:开局成为实习界王神 不知星河向你倾 退圈后上恋综,我成了全网顶流 离婚后,总裁老婆追悔莫及 盛世农宠:毒舌夫君,傲娇妻 原神:在黑暗中苏醒 重切新号之我在海贼王里当团宠 盛世荣宠:神医嫡妃 
最近更新尘隐于仙途 锈刀镇山河 修仙种马文炮灰:逆袭成为白月光 清果泡泡的新书忙人人生 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国踏碎天命 凡影巡天 D之意志,赛亚归来,顶上救赎 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 很无奈:全球名媛争着嫁给我 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落魄少年得医仙传承:一针定乾坤 六号楼没有浪漫爱情 你和好兄弟共同穿越到了修仙世界 滨津市第十三中学 华夏英雄谱 我在诡域世界问道修仙 住猪圈的小男孩 喂饱那个活阎王 凡鳄修仙传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针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