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那位“大师”依旧保持着那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依贫道看,施主您乃大器晚成之相,晚年必能安享清福。”】
杜甫听到这话倒觉得有几分道理,捋须点头:“大器晚成,晚年享福......嗯,若能如此,倒也不失为一种圆满。”
【然而,他这边念头刚落,旁边的小道士又双叒叕杀了出来:】
【“还大器晚成?翻译过来就是——你这辈子基本算废了,年轻时候没啥出息,老了也别指望有啥大动静!认清现实吧!”】
大唐某个曾被算命先生说过“大器晚成”的农人,原本还靠着这点念想在田埂上苦熬,此刻听到这话,气得把手里的锄头往地上一顿:
“胡说八道!这......这小牛鼻子怎地如此嘴毒!”
“呜.......此话未免太过伤人了!”
“虽......虽可能是实情,但何必说得如此直白刺耳?”
大宋某个在街角摆摊算命的先生,看着天幕,额头冒出了冷汗,心里暗暗叫苦:
“天爷啊!这......这大实话说不得啊!同行何苦为难同行?”
“你们这般拆台,把话都说白了,我们以后还怎么混饭吃?”
刘彻听得是津津有味,他对着身边的左右笑道:“啧啧,这位敢说真话的小道长,看起来才像个真正的大师嘛!有趣,有趣!”
【“施主且宽心,您这辈子啊,吃喝不愁。”】
这话听着总算实在了点。
一些贫苦的百姓甚至心生羡慕:“能吃穿不愁,还有何求?”
【小道士:“‘吃喝不愁’的意思就是——饿不死你!馒头咸菜管够!但想发财?门儿都没有!别做那白日梦了!”】
一些来自贫瘠年代或地区的古人听到此话,反而咽了咽口水:“白面馒头和咸菜还能管够?还不算享福吗?”
【大师被连连拆台,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施主,贫道观您心地纯善,是个良善之人,此生绝不会行那奸恶之事。”】
这回总该是好评了吧?
宋朝一位常被师长夸赞“品性良善”的书生微微挺直了腰杆。
然而。
“唉,翻译过来就是——你纯纯是个窝囊废!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噗——!”
那位宋朝书生感觉一支无形的利箭穿透胸膛,刚才挺直的腰杆瞬间弯了下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施主,记住咱这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千万别犯懒啊!”】
这话听着励志,连各朝代一些正在寒窗苦读的学子或辛勤劳作的百姓都不由得点了点头,觉得颇有道理。
【“别整这些虚的了!意思就是——你就是那天选的打工人!牛马命!天生的劳碌坯子!认命吧,干就完了!”】
宋朝一个正在街边努力吆喝、售卖炊饼的小贩,听到这话表情垮了下来:
“..............”
他之前找算命先生看运势,对方也说过类似“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话,当时还觉得是鼓励,如今只觉得心口哇凉.......原来在那些高人眼中 ,这也太扎心了!
黎哲感觉自己的膝盖也中了一箭,他叹了口气,觉得这视频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道心都要破碎了。
正好此时,桌上他们点的菜已经上得差不多了,香气扑鼻。
黎哲赶紧夹起一颗油炸花生米塞进嘴里,同时手指飞快地一划,切到了下一个视频。
新的视频开场是一句后世耳熟能详的纪录片台词,语气庄重而充满诱惑: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作为大宋老饕的苏轼刚被兄弟cp言论搞得心神不宁,听到“高端食材”、“烹饪方式”,暂时抛开了烦恼,眼睛一亮:
“哦?后世又有什么新奇吃食?且让某看看是如何个朴素烹饪法。”
然而,视频画面一转,出现的并非任何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而是一具被白色布带层层包裹的.......人形物体!
背景音乐也变得诡异而神秘。
【旁白用介绍美食的腔调:“今天,就让我们来手把手教学,如何制作——木乃伊。”】
苏轼期待的表情瞬间凝固在脸上:“害某白期待一场!这......这算什么高端食材?!这分明是裹着绷带的尸身啊!”
刘彻本来也对“高端食材”颇感兴趣,看到木乃伊影像也是一愣,但他被接下来的内容吸引了注意: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将尸体妥善保存,灵魂在未来就能与肉体重聚,获得新生。”】
“灵魂不灭?尸身不腐便可重聚灵魂?”
刘彻对此说法很感兴趣,但他同样疑惑:
“可这......与‘高端食材’有何关联?”
【“制作木乃伊呢,首先,要用上好的香料和酒浆,仔细涂抹尸体的全身.........”】
苏轼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这处理方式.........怎么莫名有种熟悉感?
他喃喃自语:“以香料、酒浆涂抹......这这怎么颇似我等腌制肉品......”
嬴政起初听到“灵魂不灭”、“尸身保存”时,还颇为赞同地微微颔首。
但听着听着,那“香料”、“酒浆”的描述,越发让他联想到庖厨之事........
尤其是当视频继续演示,提到需要取出内脏、用钩子从鼻孔掏出脑髓等步骤时,嬴政的脸色渐渐变得古怪起来。
这流程......抛开对象不谈,怎么越看越像在......处理待烹制的食物?!
“高端的食材”......
“香料酒浆涂抹”.......
“取出内脏”......
他的嘴角微微抽搐,眼神复杂地盯着天幕上那被处理的“尸体”:
“这古埃及保存遗骸之法,怎地与........与‘炙肉’的整治工序,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