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的新宋

梦想败给生活

首页 >> 宋神宗的新宋 >> 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战场合同工 李治你别怂 霸天武魂 谍网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锦衣状元 明末逐鹿天下 
宋神宗的新宋 梦想败给生活 - 宋神宗的新宋全文阅读 - 宋神宗的新宋txt下载 - 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章 天家无小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福宁殿岁末家宴的暖意尚未在皇城消散,其如同平静湖面已如投入硕大的巨石,已经在汴京官场最幽深的角落激起层层暗涌。皇家无秘事,何况是太后当众考校皇长子治国理念这等惊天大事!

“以孝为心,以法为行。心正则行端,法立则家国宁。”短短数语,如同被无形的信风,一夜之间吹遍了汴京所有够资格知晓宫廷秘闻的府邸、衙署、清贵门庭。每一个字都被反复咀嚼、拆解、揣摩,试图从中窥见那位少年亲王深藏不露的锋芒以及可能未来帝国的走向。

韩琦府邸,书房内炉火暗红。老相国独自一人对着一盘残局,修长的手指捻着几根花白长须,锐利的目光落在棋盘上,心思却不知飘向何方。他口中低低重复着那句“心正则行端”,良久,才似从梦中惊醒般,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复杂情绪:“非池中之物啊!这潭水,终究要被他搅动了。” 他轻轻放下一枚棋子,那落子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富弼府邸,药香弥漫的病榻前。富弼半倚着软枕,听着长子富绍庭低声转述家宴情形。当听到“以孝为心,以法为行”时,这位久病的老臣浑浊的眼中骤然爆出一缕精光!他猛地咳嗽了几声,喘息稍定,才哑声道:“滴水……不漏!太后……她……”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她最后捻动佛珠……应该是默许了。此子……已得两宫之心!储位……稳如磐石了!”他疲惫地闭上眼,心中却翻腾着惊涛骇浪——这平静下的惊雷,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

枢密院值房内,曾公亮推开案头堆积如山的西北军报,目光落在其中一份关于西夏入寇的急报上。他拿起朱笔,却未批阅,指尖无意识地在“西夏”二字旁敲击着,目光却投向虚空,内心落在另一个名字上——“颍王”。他沉默片刻,提笔在那份军报的空白处,重重写下两个字:“可”。墨迹淋漓,力透纸背!

朝堂重臣的沉默与震动,传递着一个清晰无误的信号:那位以“温良恭俭”、“孝顺好学”闻名的少年亲王,其少年老成的心智与超越年龄的言论,已然获得了帝国最高权力核心圈层无声的、却也是最有力的认可!储位之争,尘埃落定!未来大宋的航船,是这位王爷来执掌!更精明的目光,则投向了另一处——颍王的婚事!

这位即将成为帝国未来核心的亲王,至今尚未定下正妃!这绝非小事!正妃人选,牵动着无数家族、派系、甚至未来朝堂格局的神经!一时间,京中适龄高门贵女的名录,在无数深宅大院的密室里被反复掂量、推演。勋贵、外戚、清流文臣……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目光灼灼地盯着颍王府那扇紧闭的大门。

就在这暗流汹涌之际,一个身影悄然深深进入了高皇后的视野之中。

向府向家。

门第虽非顶级显赫,却也是世代将门,家风清正。府中嫡长女向氏,年方十九,正值妙龄。其父向经,时任虞部员外郎,官位不高,却以持身清正、处事公允闻名。向氏自幼受教于闺阁,不仅容貌端丽,更难得的是性情温婉沉静,知书达理,尤善女红中馈,更兼有将门之女的坚韧与大气。她曾随父在地方任上小住,亲见民间疾苦,心怀仁悯,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其沉稳内敛、端庄大气的风评,早已在汴京上层闺秀圈中悄然流传。

皇后高滔滔,作为颍王生母,对长子婚事自然格外上心。她早已暗中留意京中贵女,向氏那份不张扬、不浮躁、沉稳有度的气质,正合她心意。加之向家门风清正,无复杂党争背景,更是难得的清净。

家宴后,高皇后心中那杆秤,已悄然向这位向家女儿倾斜。她已数次在英宗枕边婉转提及,英宗亦觉此女家风甚好,可堪良配。虽未明旨,但宫中风向已悄然转变。向府门前,近来也多了几分若有若无的关注目光。

颍王府书房。窗扉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窥探。红泥小火炉上煨着一只精巧的茶壶,壶嘴喷吐着袅袅白汽,室内茶香馥郁,暖意融融。

赵顼一身素色常服,盘膝坐在主位的蒲团上,仪态闲适。他面前摊开着一幅巨大的《西北边陲堪舆图》,羊皮纸泛着古旧的光泽,上面用浓淡不一的墨色勾勒出山川河流、关隘堡寨,其中“西夏”二字,用朱砂笔圈出,猩红刺目,如同大宋身体上的一块巨大的、不断让大宋流血,却不能愈合的伤疤。

下首两侧蒲团上,坐着两人。左侧是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许将(字定臣),右侧则是一位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年轻人——昭文馆校书郎沈括(字存中)。沈括虽官职不高,却以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算学水利而闻名于太学及部分清贵圈子。此次被颍王召见,他心中既感意外,又隐隐有几分激动。

赵顼提起紫砂壶,为二人面前的定窑白瓷盏续上滚烫的茶汤。水汽氤氲,模糊了地图上狰狞的线条。他放下壶,指尖轻轻点在那片猩红的“西夏”区域,声音平静无波:

“定臣,存中。今日请二位来,非为经义,亦非为杂学。”

他目光扫过二人,

“孤心中有一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指尖加重力道,几乎要戳破那坚韧的羊皮纸:“二位如何看待此獠——西夏?”

许将(定臣)率先放下茶盏。他身为翰林清贵,虽未亲历边事,但对国朝军政、钱粮调度、外交方略素有研究。他沉吟片刻,组织语言,声音清朗而条理分明:

“殿下,臣以为,西夏之患,其根在于‘利’与‘势’二字!”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横山一带,

“其一,利在其地!灵夏之地,水草丰美,宜耕宜牧,更扼丝路咽喉,商税丰厚!西夏元昊(李元昊)立国,根基在此!

其二,利在其掠!彼辈骑兵剽悍,来去如风,劫掠我边民财富、工匠、牲畜,以战养战,已成痼疾!”

他指尖西移,落在地图标注的“兴庆府”(西夏都城)附近:

“其三,势在其‘孤’!西夏地狭民寡,夹于宋、辽、吐蕃、回鹘之间!其能存续,全赖左右逢源,借力打力!尤以辽国为最!辽夏勾结,互为犄角,使我大宋两面受敌,难以全力西顾!此乃其‘势’!”

许将抬起头,目光灼灼:

“故臣浅见:欲制西夏,必断其利,破其势!断利,则需坚壁清野,筑堡修寨,步步为营,压缩其生存与劫掠空间!破势,则需分化瓦解,远交近攻,离间其与辽国关系,使其孤立无援!此乃长久困兽之计! 然……”

他微微一顿,语气带上沉重,

“此策需耗费巨亿钱粮,筑城养兵,旷日持久!非国力鼎盛、府库充盈者,难以为继!”

许将的分析,直指西夏生存命脉与宋夏对峙的核心矛盾——国力消耗!其“困兽”之论,正是北宋自仁宗朝以来“堡垒推进”战略的延续,也是当时主流观点。

赵顼静静听着,神色无波,只是提起紫砂壶,为许将续上半盏热茶。目光随即转向沈括:

“存中,你有何见地?”

沈括(存中)早已按捺不住。他虽官职低微,却对边事地理、器械营造有着近乎痴迷的研究。他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精光,手指精准地点向地图上几处关键节点:

“殿下!许修撰所言‘困兽’乃正理!然如何‘困’?如何‘断利’?臣以为,非仅筑堡清野!”

他语速加快,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兴奋,

“困兽,需锁其咽喉!断利,需扼其命脉!”

他指尖重重戳在横山北麓一处:

“此乃无定河谷!夏人东出劫掠之咽喉要道! 若在此处,择险要地势,筑一坚城巨堡!非寻常堡寨,需如铁锁横江!城高池深,屯以重兵,辅以强弩炮车!扼守谷口,则夏人骑兵再难如入无人之境!”

沈括立刻又点向另一处:

“再看此处!葫芦河(今清水河)上游! 此地水草丰美,乃夏人重要牧马地及粮道!若引水筑堰,或设水柜(水库),旱时蓄水,汛时泄洪!可控其水源,扰其牧耕!此乃断其粮秣之根!”

沈括越说越激动,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勾勒出一条条防线、一个个关键节点:

“更可于边境广设烽堠,改良望楼,精测星象以定方位,改进强弓劲弩射程!使敌踪无所遁形,使其劫掠成本倍增!步步紧逼,寸寸蚕食!使其掠无可掠,利无可图! 此方为‘断利’之实!‘困兽’之要!”

沈括的见解,充满了技术官僚的务实与奇思妙想,将“困兽”战略细化到了具体的地理、工程层面,其“锁喉”、“断根”之论,极具操作性,也暗合了日后神宗朝“进筑横山”的战略雏形!

赵顼依旧沉默,提起茶壶,也为沈括续上茶水。他目光低垂,看着茶盏中碧绿的茶汤,仿佛在倾听,又仿佛在沉思。茶烟袅袅,在他沉静的眉眼间缭绕。许将与沈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赏与期待。他们已将胸中所学、所思倾囊而出,此刻,都迫切想听听这位深不可测的少年亲王,对西夏这心腹大患,究竟有何高见?

暖阁内一时寂静,只有炉火噼啪和茶水滚沸的细微声响。赵顼终于缓缓放下紫砂壶。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许将和沈括充满探询的脸庞。那眼神深邃如古井,无波无澜,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他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引经据典,甚至没有评价二人方才的精彩论述。他只是微微倾身,提起炉火上那只依旧滚烫的茶壶,壶嘴对准自己面前那只空了的白瓷茶盏。

滚烫的茶水注入空盏,发出清脆的声响,热气蒸腾。在白色的水汽与浓郁的茶香中,赵顼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得如同珍珠坠玉盘,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了然:

“二位高论,皆切中要害。然……”

他微微一顿,目光掠过地图上那片猩红的“西夏”,最终落回自己面前那盏渐渐盈满、碧绿澄澈的茶汤。唇边,勾起一丝极淡、却锋利如刀的弧度。一字,如惊雷,炸响在茶烟袅袅的静谧书斋:

“盐。”

许将与沈括,瞬间僵住!瞳孔骤然收缩!盐?!这……这与西夏何干?!然而,电光石火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混沌,照亮了他们脑中所有关于西夏、关于大宋困境的碎片!青盐!是青盐!

沈括脑中嗡鸣!他猛然想起自己研读边事档案时,那些触目惊心的记载:西夏境内,盐州、灵州等地,盛产青盐!其盐色青白,颗粒粗大,味咸而鲜,产量巨大!此乃天赐西夏之宝! 西夏立国根基孱弱,地瘠民贫,何以支撑连年征战?何以豢养铁鹞子精锐?全赖这青盐之利!

“西夏岁入,十之五六,系于青盐!”

许将心中亦是惊涛骇浪!他想起三司密档中冰冷的数字:西夏每年通过走私、官方榷场(虽宋夏时战时和,但青盐走私从未断绝)向宋、辽、吐蕃乃至西域诸国倾销巨量青盐!岁获钱帛何止百万贯! 这些钱,铸成了西夏的刀枪铠甲!养活了西夏的虎狼之师!换来了辽国关键时刻的‘调停’与‘支持’! 青盐,就是西夏的命脉!是支撑这个强盗国家不断劫掠、反复挑衅大宋的经济脊梁!

反观大宋呢?盐政糜烂,官盐质劣价高,私盐(其中相当部分正是物美价廉的西夏青盐!)泛滥成灾!朝廷盐利岁损数百万贯! 这流失的巨利,不仅养肥了境内私枭、贪官,更在无形中源源不断地输血给西夏!

大宋的财政窟窿,西夏的战争经费,竟在这“盐”字上,形成了一条可耻的、致命的循环!赵顼这一个“盐”字,如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无比地剖开了所有宏大战略之下,那最赤裸、最残酷、也最根本的症结——国力!财政!钱!更致命的是,它点出了大宋对西夏最隐蔽、也最有效的战略支点!

许将眼中精光爆射!他瞬间明白了赵顼的深意:

“殿下!您是说……锁盐?!”

沈括也豁然开朗,激动地接口:

“对!锁死青盐!断其财源! 若能整顿我朝盐政,严控边关,彻底断绝西夏青盐走私入宋之途! 同时联合吐蕃、回鹘,挤压其向西、向南的销盐通道!则西夏岁入立断其半! 府库空虚,军饷无着,其国内必生动荡!元昊再凶悍,无钱无粮,铁鹞子也得饿肚子!此乃……釜底抽薪!”

西夏之利,劫掠、商税、辽援……归根结底,是钱粮!大宋之困,筑堡、养兵、军饷……归根结底,是钱粮!府库亏空千万贯!边军嗷嗷待哺!河工、流民、百官俸禄……处处要钱!无钱,何以筑沈括所言之铁锁雄关?无钱,何以支撑许将所谋之长久困兽?无钱,纵有良将奇谋,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盐——正是大宋财政命脉上,那根被虫蛀朽、正在疯狂流血的巨大血管!盐政之弊,岁耗数百万!盐利不通,则国库枯竭!国库枯竭,则万事皆休!莫说经略西夏,便是维持现有边防,亦是岌岌可危!

赵顼这一个“盐”字,如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无比地剖开了所有宏大战略之下,那最赤裸、最残酷、也最根本的症结——国力!财政!钱!许将与沈括,如同被醍醐灌顶,又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方才论及边事时的激昂与热切,瞬间被一种冰冷的现实感取代!他们看着灯下少年亲王沉静如水的面容,看着他面前那盏碧绿茶汤中倒映的、自己震惊而恍然的脸,一股寒意夹杂着更深的敬畏,从心底油然而生!

这位亲王的目光,早已穿透了边关的烽烟,穿透了将帅的谋略,穿透了地理的险阻,牢牢钉在了帝国最深处、那根名为“财政”的命脉之上!

书斋内,茶香依旧。炉火依旧。地图上“西夏”二字猩红刺目。赵顼端起那盏新沏的茶,凑到唇边,轻轻吹散热气。氤氲水雾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已穿透重重迷雾,锁定了那唯一能撬动未来所有宏大棋局的——支点盐政革新,不仅为填补大宋亏空,更是斩向宿敌西夏命脉的……无形之剑!

内清积弊以固本,外锁青盐以制敌!书斋内,茶香依旧,炉火燃烧。地图上“西夏”二字猩红刺目,而“盐”字的千钧之力,已化作无形的锁链,悄然缠绕上那宿敌的脖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都市绝品仙医 青叶抄 七星彩 绑架总裁作嫁妆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你擦肩而过 情满四合院之我是贾爸 逍遥人生 成为恶女后我被迫拯救反派 女总裁爱上我 末日蟑螂 仙道释然清尘落 吃心不悔 狂爱99天,钟少别撩我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诸天穿越之打造无上龙国 清平来了个假神明 全职业法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李治你别怂 禁地猎人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 我在大明当销冠 洛神仙界篇 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 大唐中兴 魏砥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楚国一统华夏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三国:西凉狼王 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大宋闲医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宋神宗的新宋 梦想败给生活 - 宋神宗的新宋txt下载 - 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 - 宋神宗的新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