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战场合同工 李治你别怂 霸天武魂 红楼如此多娇 德意志涅盘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8章 紫宸恩旨 权柄新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范阳城的晨光刚漫过城墙垛口,便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碾碎。三匹快马冲破晨雾,为首的骑士高举着明黄色的卷轴,在玄甲士的护卫下直奔城主府——那是长安来的传旨太监,身后跟着的两名礼部官员,捧着沉甸甸的锦盒,马蹄踏过青石板路的声响,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李瑁刚在府中处理完流民安置的文书,听闻传旨太监到了,连忙整理朝服出迎。郭子仪、史思明与七大掌门闻讯赶来,分列两侧,看着太监在院中展开香案,明黄色的圣旨在晨光中泛着庄严的光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晨雾,李瑁与众人躬身听旨,“寿王李瑁,督师河北,平叛有功。亲率将士,收复范阳、平卢、渔阳三镇,瓦解叛军百万,擒贼首安禄山,荡平狼山余孽,功绩卓着,朕心甚慰。”

“今特加授李瑁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总领河北诸州军政要务,节制边军十五万;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尚方宝剑一柄,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另,赏平叛有功将士: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食邑三千户;史思明复范阳旧爵,授幽州刺史;青松道长等江湖各派,赐‘护国义士’金匾,免门派赋税三年……钦此。”

“臣李瑁(郭子仪\/史思明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叩首接旨,声音在院中回荡。李瑁双手接过圣旨,指尖触到卷轴边缘的龙纹刺绣,只觉分量千钧——这不仅是嘉奖,更是父皇将河北的安危彻底托付于他。

太监将尚方宝剑双手奉上,剑鞘鎏金嵌玉,剑柄雕刻着日月星辰,正是先斩后奏的信物。“寿王爷,陛下说了,河北之事,您说了算。”太监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低声道,“杨妃娘娘还托杂家给您带了句话,说‘冬衣已备好,盼君早归’。”

李瑁心中一暖,连忙让人引太监去偏厅歇息,又命人将赏赐分发给有功将士。郭子仪看着他手中的尚方宝剑,抚须笑道:“殿下得此权柄,往后治理河北便无掣肘了。”

“郭将军此言差矣。”李瑁将圣旨郑重收好,“父皇赐剑,是信任,更是责任。河北历经战乱,百废待兴,若行差踏错,便是辜负圣恩,愧对百姓。”他转身对史思明道:“史刺史,范阳是你的故乡,即日起,你协助郭将军安抚流民,清查田亩,所需粮草物资,直接从河北军库调取,不必再请示长安。”

史思明躬身领命,眼中难掩激动。他知道,“不必请示长安”这六个字,意味着李瑁将地方治理的实权交到了他手中——这是对降将最大的信任。

消息很快传遍范阳,百姓们自发聚集在城主府外,敲锣打鼓,欢呼声响彻街巷。一个月前还在战火中挣扎的城池,此刻已弥漫着新生的喜悦。李瑁站在门楼上,看着人群中飘扬的“大唐”旗号,对身边的周明道:“将赏赐中的黄金拿出一半,换成粮种和农具,分发给无地的流民。”

“殿下,这是陛下赏赐给您的……”周明有些迟疑。

“本王的荣耀,从来不是靠黄金堆砌的。”李瑁望着远处正在修缮的农田,“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才是真正的功绩。”

三日后,长安的嘉奖令再次送到——这次是吏部的文书,任命李瑁举荐的二十名官员分赴河北各州任职,其中既有随他平叛的军校,也有当地有声望的乡绅,甚至还有三名投降的叛军谋士(经审查确无血案者)。

“陛下这是要让您彻底掌控河北啊。”郭子仪看着文书上的名单,这些人都是李瑁在密奏中力荐的,“连魏州那个桀骜不驯的刺史,都换成了您举荐的张文瓘,可见陛下对您的信任。”

李瑁却注意到文书末尾的一行小字:“天枢阁一案,着寿王密查,不必奏报。”他心中一动——父皇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个神秘组织的威胁,特意赋予他密查之权,无需经过三司会审,这是极大的特权。

“看来,天枢阁的事,父皇早有耳闻。”李瑁将文书折好,“郭将军,河北的军政交给您,我要亲自去一趟洛阳。”洛阳是天枢阁密信中提到的“秘库”所在地,也是平叛期间叛军与外界联络的枢纽,定有线索。

郭子仪点头:“殿下放心,河北这边有老夫盯着,保证粮食按时入库,流民尽数安置。”他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只是朝堂上……裴御史那些人怕是会眼红您的权柄,您在洛阳行事,还需谨慎。”

李瑁自然明白。自他晋封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后,长安便不断有流言传来,说他“拥兵自重,意图河北”。裴冕等御史更是连上三封奏折,质疑他“重用降将史思明,恐养虎为患”,只是都被玄宗压了下来。

“流言止于智者。”李瑁笑道,“史思明这些日子在范阳清查田亩,处置了三个贪墨的小吏,其中两个还是他的同乡,可见其真心归顺。至于裴御史,他有他的立场,本王只需做好分内事便是。”

出发前往洛阳前夜,李瑁收到了杨玉环的信,这次附了一幅她亲手画的《河北春耕图》。画上,农人在田埂上插秧,孩童在溪边嬉闹,远处的城郭炊烟袅袅,一派太平景象。画的角落题着一行小字:“愿君早日勘定河北,共赏长安牡丹。”

李瑁摩挲着画卷,心中暖意涌动。他提笔回信,详述河北的重建进展,末了写道:“待秋收之后,必归长安,与你共赴曲江之约。”

抵达洛阳时,留守的官员早已在城外迎接。洛阳虽未遭战火,却因靠近叛军地界,百姓多有惶恐。李瑁入城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打开官仓,发放粮食赈济贫民,又让江湖弟子协助衙役清查户籍,很快便稳定了人心。

在洛阳秘库的旧址(传说中隋炀帝藏珍宝之处),李瑁找到了天枢阁活动的痕迹。秘库入口处的石壁上,刻着与连弩机括相同的星图标记,旁边还有几行模糊的隶书:“天玑指处,万物归仓;紫微动摇,取而代之。”

“‘紫微动摇’……他们竟想颠覆皇权。”李瑁盯着字迹,心中凛然。他让人拓下星图,又对柳轻烟道:“查遍洛阳所有袄教寺庙,天枢阁与袄教有关,定有线索。”

三日后,柳轻烟回报:洛阳最大的袄教寺庙“火祆祠”中,住持僧人的房间里藏着一批特殊的钢材,与叛军使用的连弩部件材质相同。更可疑的是,主持半年前突然“圆寂”,接任的是一个来自西域的僧人,法号“明远”,左手只有四根手指——与柳轻烟描述的那个“姓徐的跛足谋士”特征吻合!

“看来,鱼已经入网了。”李瑁眼中闪过精光,“不必打草惊蛇,派人盯着火祆祠,看他与哪些人联络。”

就在此时,长安的圣旨再次送到,这次竟附带了玄宗的手谕:“河北诸事,卿可自决。洛阳秘库若有发现,不必上缴,由卿处置,以为军饷。”手谕的末尾,还有一行小字:“玉环为你缝制的寒衣,已托商队送往洛阳,查收。”

李瑁捧着手谕,心中百感交集。父皇不仅赋予他处置秘库的权力(等于默许他用秘库财物充作军饷,无需上报户部),更以私人名义提及杨玉环的寒衣,既是关怀,也是信任。

“殿下,这是商队刚送到的箱子。”周明捧着一个樟木箱进来,打开后,里面是厚实的锦袍,还有几件贴身的夹袄,针脚细密,显然是杨玉环亲手缝制。箱底还有一个小匣子,装着一盒杏仁酥——那是李瑁最爱吃的点心。

“娘娘说,洛阳比长安冷,让您早晚添衣。”周明递过一张字条,上面是杨玉环清秀的字迹:“闻洛阳有袄教寺庙,其徒善幻术,君查案时,务必小心。”

李瑁将字条贴身收好,心中暖流涌动。他没想到杨玉环竟也留意到了袄教的事,想来是在长安查阅了相关卷宗。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此时,柳轻烟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殿下,明远和尚与人密会,对方竟是吐蕃的使者!他们提到了‘星轨图’,说明日在邙山交易!”

“来得正好。”李瑁站起身,披上杨玉环缝制的锦袍,腰间悬挂着尚方宝剑,“传我令,玄甲士随我去邙山,这次要看看,天枢阁到底藏着什么鬼把戏!”

锦袍抵御着洛阳的寒风,尚方宝剑在腰间泛着冷光。李瑁知道,父皇的嘉奖与信任,是他手中最锋利的武器;杨玉环的牵挂与支持,是他心中最温暖的铠甲。有此二者,纵使前路有再多风雨,他亦能坦然前行。

邙山的夜色渐浓,玄甲士的马蹄声悄然隐入山林。李瑁勒马站在山岗上,望着远处隐约的火光,那里是明远和尚与吐蕃使者交易的地点。他握紧腰间的剑柄,月光洒在锦袍上,勾勒出坚定的轮廓——属于他的战场,从未结束,只是从平叛的硝烟,转向了更深的暗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千金嫁到之爱上俏总裁 成为恶女后我被迫拯救反派 反派今天也很乖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天官志 重生之饥饿年代 攻略学霸的108个小技巧 未来之军娘在上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重启2009 全职业法神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禁地猎人 特战雇佣兵 北美大唐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浮世离歌 月照寒襟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大楚风云传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历史奇人传 一品悍臣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中国古代奇闻录 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