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千山记 三国军神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调教太平洋 奥特格斗传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封侯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0章 红颜力助 后方安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秋意,是被一阵带着桂花香的风送进东宫的。杨玉环推开窗,见庭院里的金桂开得正盛,细碎的花瓣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碎金。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指尖微凉——昨夜收到李瑁从洛阳送来的信,说邙山已入深秋,夜里需裹着棉被才能安睡。

“素心,”她转身对侍女道,“把库房里那批羊绒取出来,让绣娘们赶制一批坎肩,务必厚实些,给玄甲士们贴身穿着。”

素心捧着账册应声而去,册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近一个月的筹办事宜:募集粮草三万石、棉衣五千件、伤药两百箱、银钱二十万贯……每一笔都浸透着长安百姓与宫人的心意。杨玉环走到案前,拿起刚写好的募捐告示,上面的字迹娟秀却有力:“河北未平,将士苦寒,凡我长安子民,量力相助,共扶家国……”

这已是她第三次亲自写告示了。自李瑁率军奔赴河北,她便以寿王妃的名义在长安发起募捐,起初响应者寥寥,毕竟连年战乱,百姓家中也不宽裕。直到她将东宫的金银器物搬到西市变卖,又带着宫女们在朱雀大街支起粥棚,给贫苦百姓施粥时讲述河北将士的艰辛,才渐渐打动人心。

“娘娘,城西的王大户送来五十匹棉布,说要给将士们做棉甲。”内侍匆匆进来禀报,脸上带着喜色,“还有城南的绣坊,三百个绣娘自愿无偿赶工,说要让儿子们在前线穿上娘家人做的衣裳。”

杨玉环心中一暖。她知道,长安百姓不是不愿相助,只是需要有人带头点燃那份家国情怀。她亲自去西市道谢,王大户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见了她便跪地磕头:“娘娘莫要多礼!小老儿的两个孙子都在玄甲营,能为他们做点事,是小老儿的福气!”

在绣坊里,杨玉环看到数百个绣娘围坐在院子里,飞针走线,棉布上绣着的不是花鸟,而是“平安”“凯旋”的字样。一个年轻媳妇摸着隆起的小腹,笑着说:“我当家的在范阳打仗,等他回来,孩子也该会叫爹了,这坎肩正好给孩子当小被子。”

杨玉环拿起一件快绣好的坎肩,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接头,眼眶微微发热:“多谢各位姐姐妹妹,我替前线的将士给大家行礼了。”说罢便要躬身,却被绣娘们连忙拦住。

“娘娘折煞我们了!”

“能为将士们做事,是积德呢!”

走出绣坊时,夕阳正将西市染成金红。商贩们见了她,纷纷往她身后的篮子里塞东西——胡饼、腊肉、甚至还有给将士们解乏的茶叶。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举着一串最大的糖葫芦跑过来:“娘娘,给将士们尝尝甜!他们在前线吃苦,也该甜一甜!”

杨玉环接过糖葫芦,指尖触到小贩冻得发红的手,心中五味杂陈。她让素心记下所有捐赠者的姓名,“等平叛结束,我要奏请陛下,给这些好心人立块功德碑。”

回到东宫时,夜色已浓。她却没有歇息,而是带着宫女们去了偏院——那里临时改成了药坊,堆放着从各地募集的药材。太医们正在分拣药材,将当归、黄芪、止血草分门别类,准备制成伤药。

“娘娘,这味‘血竭’不多了,治刀伤最有效,要不要再去药铺采买些?”为首的太医问道。

杨玉环看着药箱里仅剩的几块血竭,点头道:“明日我亲自去东市的‘回春堂’看看,听说他们有西域来的上等血竭。”

次日清晨,杨玉环刚到回春堂,掌柜的便捧着一个锦盒迎出来:“娘娘来得正好!这是小的托商队从大食国换来的血竭,本想留着给老母亲备着,如今献给将士们更要紧!”

她要付钱,掌柜的却死活不肯:“娘娘要是给钱,就是打小的脸!小的兄长当年在河西从军,就是靠朝廷的伤药捡回一条命,这点东西算什么?”

离开药铺时,街上的百姓认出了她,纷纷围拢过来,有的递上铜钱,有的捧着布料,连带着孩子的妇人都把给孩子做棉袄的布料塞了过来。杨玉环站在人群中,看着一张张质朴的脸,忽然明白——所谓民心,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在这样的时刻,你为他们守护家国,他们便愿为你倾尽所有。

三日后,第一批赶制好的棉甲与伤药要启运了。杨玉环亲自去码头送行,看着漕工们将物资装上大船,每箱物资上都贴着她亲手写的封条:“长安百姓敬赠河北将士”。

“告诉郭将军,”她对押船的校尉道,“这些物资虽薄,却是长安的心意。让将士们知道,他们在前线流血,我们在后方等着他们回家。”

校尉单膝跪地,声音哽咽:“末将定不辱使命!请娘娘放心,我等必护大唐周全!”

大船扬帆起航时,岸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长安的孩童们提着灯笼跑来,站在码头边齐声喊道:“将士叔叔,早日回家!”“我们等着你们吃元宵!”

杨玉环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影,眼眶湿润。她知道,这些孩子们的声音,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鼓舞士气——因为那是对和平最纯粹的期盼。

几日后,她听闻城西的伤兵营里,有不少从河北送来的重伤员,便带着太医与食盒赶了过去。伤兵营设在废弃的驿站里,刚走近就闻到浓重的药味,帐篷里躺着的士兵,有的断了腿,有的缺了胳膊,还有的脸上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双眼睛。

见她进来,士兵们纷纷挣扎着要起身,却被她按住:“大家躺着就好,我来看看你们。”她走到一个年轻士兵床前,见他胸口缠着厚厚的绷带,呼吸微弱,不由得皱起眉。

“小郎君这伤……”

旁边的老兵叹了口气:“他是在狼山阻击战中替殿下挡了一箭,大夫说能活下来已是奇迹。”

杨玉环心中一紧,连忙让太医诊治。她坐在床边,给士兵喂水,听他含糊地说:“殿下……殿下没事就好……我娘说……要护着殿下……”

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她想起李瑁信中说“狼山一战凶险异常”,原来他口中轻描淡写的“凶险”,是有人替他挡箭的生死瞬间。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平安符,塞在士兵手里:“你会好起来的,等你好了,我让陛下给你记功,让你风风光光回家见你娘。”

在伤兵营待了整整一个上午,她给士兵们喂药、擦身,听他们讲河北的战事。一个失去左臂的士兵笑着说:“娘娘您不知道,殿下可神了!在范阳城头,他一箭就射落了叛军的旗帜,吓得那些叛贼半天不敢抬头!”

另一个士兵接过话头:“还有在平卢,殿下带着玄甲士冲在最前面,长槊一挥,就像天神下凡!”

杨玉环静静听着,嘴角噙着笑,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她知道,这些“神勇”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是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临走时,她将食盒里的胡饼分给大家,每个胡饼里都夹着块肉干。“这是长安的味道,”她说,“等你们好了,我请大家吃长安的羊肉泡馍。”

士兵们纷纷落泪,有的哽咽着说:“娘娘放心,我们这条命是大唐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接着打!”

消息传到洛阳时,李瑁正在灯下研究天枢阁的密信。周明把杨玉环在长安的所作所为一一讲给他听,从募捐到探病,连绣娘们在棉甲上绣“平安”字样的细节都没落下。

“她还做了什么?”李瑁放下密信,声音有些发颤。他总以为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已是艰难,却不知她在后方,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另一重责任。

周明递上一个锦盒:“娘娘说您夜里查案辛苦,让绣娘做了个暖手炉,还让小的给您带了包您爱吃的杏仁酥。”

打开锦盒,里面是个铜制的暖手炉,炉身上刻着并蒂莲,正是他与她定情时说过的“愿如莲并蒂,永不分离”。炉下压着张字条,字迹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工整:“邙山夜寒,莫要熬夜。前方有你,后方有我,静待君归。”

李瑁将暖手炉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她指尖的温度。他想起出征前,她拉着他的手说“你守家国,我守长安”,那时只当是儿女情长,如今才懂,这八个字里藏着怎样的担当。

“系统提示:杨玉环的后勤支援使前线士气稳定度提升40%,士兵逃亡率下降25%,‘贤内助’称号效果增强,平叛后续工作推进速度加快。”

冰冷的系统音,此刻却让他眼眶发热。他提笔给她回信,写了满满三页纸,讲洛阳的秋景,讲江湖盟的进展,讲玄甲士们穿上新棉甲时的欢喜,唯独没提追查天枢阁的凶险。末了,他写道:“待事了,我带你去看范阳的雪,据说那里的雪,比长安的更干净。”

送信的快马出发时,李瑁站在城楼上,望着长安的方向。夜风带着寒意,他却觉得心中滚烫。他知道,自己在前线每多杀一个敌人,每多查清一条线索,都是在回应她的付出,都是在为他们期盼的未来铺路。

长安的日子依旧忙碌。杨玉环又在东宫开设了“慈幼局”,收养阵亡将士的孤儿,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她还让人把士兵们的家书收集起来,挑选那些写得好的,在长安的城墙上张贴——“吾妻,待我归,便带你去曲江看灯”“娘,等我回来,就盖间大瓦房”……这些朴素的字句,比任何檄文都更能让人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唐玄宗听说了她的所作所为,在朝会上感叹:“朕有此儿媳,实乃大唐之幸!”当即下旨,封她为“护国夫人”,允许她调动京兆府的人力物力,全力支援前线。

旨意下达那天,杨玉环正在慈幼局教孩子们认字。孩子们指着“家”字问:“娘,娘,爹爹们什么时候回家呀?”

她摸着孩子们的头,望向河北的方向,轻声道:“快了,等雪落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

窗外的金桂又落了一阵,香气弥漫。她知道,这场仗打得越久,后方的支撑就越重要。她或许不能像男子那样冲锋陷阵,但她能用自己的方式,让前线的将士们知道,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长安有千千万万个“她”,在等着他们凯旋。

而千里之外的洛阳,李瑁收到了长安送来的新棉甲。他穿上那件绣着“平安”字样的坎肩,只觉得暖意从身到心。他握紧腰间的尚方宝剑,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为了大唐的安宁,为了长安的灯火,为了那个在后方默默付出的女子,他必须赢,必须让这场战乱,早日结束。

夜风吹过洛阳城,带着远方的桂花香,仿佛是她捎来的问候。李瑁知道,前路纵有千难万险,只要想到她的身影,他便无所畏惧。因为他守护的,从来不止是江山,还有她眼中的那片温柔月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青叶抄 金山蝴蝶 玄界之门 你擦肩而过 史上最牛轮回 千金嫁到之爱上俏总裁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天官志 重生之饥饿年代 攻略学霸的108个小技巧 纨绔影帝彪悍妻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重启2009 时速四百公里 全职业法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一个人的抗日2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水浒之柴进为王 韩娱之梦幻少时 
最近更新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浮世离歌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月照寒襟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再续蜀汉的浪漫 奇葩皇帝合集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