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海王牌 隋末之大夏龙雀 谍网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修罗武神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奥特格斗传说 明末逐鹿天下 东晋北府一丘八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9章 江湖共绘新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庆典的喧嚣尚未散尽,长安城西的青龙客栈已悄然聚起了另一股势力。客栈后院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十二张梨花木桌拼成一个长案,案上摆着粗瓷茶壶与素面茶杯,烟气袅袅中,坐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十二位掌门。

李瑁推门而入时,带进来一身夜露的清寒。他脱下沾着湿气的披风,露出里面的常服,玄色布衫上只绣了朵简单的墨竹,倒比在宫里时多了几分江湖气。

“荣王殿下。”各门掌门齐齐起身,拱手行礼。有少林的玄慈方丈,武当的清风道长,丐帮的鲁长老,还有蜀中唐门的唐门主……这些平日里各踞一方、鲜少齐聚的人物,此刻都敛了锋芒,目光里带着审视与期许。

李瑁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自己则拣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芭蕉叶上还挂着水珠,滴答声敲在檐下铜铃上,倒添了几分静气。

“诸位掌门深夜相候,想必不只是为了喝杯庆功酒。”李瑁端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庆典上的话多是场面应酬,今日请各位来,是想说说掏心窝子的事——战后的江湖,该往何处去。”

玄慈方丈双手合十,念珠转得沙沙作响:“殿下明鉴。自安史之乱以来,江湖便如断线的风筝,各门派为争地盘、夺资源,冲突不断。贫僧近日收到消息,嵩山派与衡山派为了一座铁矿,已在豫西动了刀兵,死伤逾百。长此以往,江湖必成祸乱之源。”

清风道长捻着长须,接话道:“玄慈大师所言极是。更有甚者,借着乱世招摇撞骗,冒充名门正派掳掠百姓,败坏江湖名声。前几日江南便出了桩事,几个地痞扮成武当弟子强抢民女,若非当地官府及时拦下,我武当百年清誉险些毁于一旦。”

丐帮鲁长老“啪”地拍了下桌子,粗声粗气地说:“依老叫花子看,症结就在‘没规矩’!朝廷管不着,门派间又各护短,才让那些杂碎钻了空子。荣王殿下要是信得过丐帮,我这十万弟子愿听调遣,先把那些败坏规矩的货色清理干净!”

“鲁长老稍安勿躁。”唐门门主唐缺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清理宵小容易,难的是立下人人信服的规矩。唐门的暗器谱前些年被偷了两页,追查至今仍无下落,便是因为各门派各有门路,消息不通,线索断了也无处寻。”

李瑁静静听着,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诸位的难处,我大致明白了。说白了,是缺个‘序’字,缺个‘通’字。”

他拿起茶壶,给众人续上茶水:“所谓‘序’,是江湖得有公认的规矩。不能再凭拳头说话,门派间的纷争,得有个公正的地方评理;冒用名号、为非作歹的,得有合理惩戒的章程。”

“那‘通’字呢?”清风道长追问。

“‘通’便是消息通、人心通。”李瑁目光扫过众人,“少林的武学典籍、武当的养生术、唐门的机关术、丐帮的消息网……若能彼此借鉴,而非敝帚自珍,江湖的元气才能更快恢复。更要紧的是,江湖与朝廷得通——朝廷有律法,江湖有道义,本就不是对头,该是相辅相成。”

玄慈方丈眼中闪过亮光:“殿下是说,要让江湖与朝廷联手?”

“正是。”李瑁点头,“朝廷能护江湖安稳,江湖也能为朝廷分忧。比如丐帮的消息网,能帮官府追查逃犯;唐门的机关术,能助军队改进军械;少林武当的弟子,可在各地开设义庄、药庐,赈济灾民。如此一来,江湖不再是朝廷的‘隐患’,而是大唐的‘助力’,何乐而不为?”

鲁长老听得眼睛发亮:“老叫花子懂了!就像去年河南大旱,官府的赈灾粮运不进去,还是我们丐帮弟子背着干粮趟过险滩送进去的。要是早有这说法,咱们干活也名正言顺,不用偷偷摸摸怕官府猜忌!”

唐缺却皱起眉:“话虽如此,江湖人素来不喜受束缚。若是朝廷借着‘合作’插手门派事务,比如强征武学秘籍、调派弟子充军,那可如何是好?”

这话说到了众人心里,不少掌门都露出担忧之色。李瑁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推到案中央:“这是我草拟的《江湖公约》,诸位看看。”

文书上写得明白:朝廷不干预门派内部事务,不征用私藏典籍,只在维护地方治安、赈灾济困等事上与江湖协作;各门派需推选三位德高望重者,与朝廷委派的官员共同组成“江湖仲裁堂”,处理门派纷争,仲裁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凡参与公益事务的门派,朝廷给予免税、嘉奖等优待……

“仲裁堂的三位江湖代表,由诸位公推,朝廷不插手人选。”李瑁补充道,“至于调派弟子,全凭自愿,绝不强求。比如少林愿派武僧护持驿站,武当愿教百姓强身健体之术,都是情分,而非本分。”

清风道长拿起文书,逐字逐句细看,越看眉头越舒展:“这公约既立了规矩,又留了余地,好!”

玄慈方丈也点头:“贫僧以为可行。少林愿牵头开设药庐,先在洛阳、开封各设一处,派弟子坐诊,也算为战后民生出份力。”

“丐帮弟子遍布天下,消息最灵通,愿把各地分舵改作‘消息站’,官府查案时,只要不违道义,我们都能递消息。”鲁长老拍着胸脯保证。

唐缺沉吟片刻,也松了口:“唐门可出些精巧机关,帮官府加固城防,只求朝廷放宽对硝石的管控——造暗器总不能缺了原料。”

李瑁一一应下:“硝石管控可酌情调整,由仲裁堂统一登记调配,既保唐门够用,也防流入歹人之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有人提议制定武学交流的章程,每年举办一次“论剑大会”,切磋技艺而非争高低;有人说要联合刊印《江湖义事录》,记载各门派做的好事,让行善者留名,作恶者蒙羞;还有人提到要给江湖后辈设个“助学堂”,教他们识文断字,免得只知打杀不知事理……

李瑁静静听着,偶尔插话点拨几句。他发现,这些平日里看似孤僻的江湖人,心中并非只有门户之见,也藏着对秩序的期盼,对“侠”字的坚守。

夜渐深,案上的茶换了三茬,窗外的月光移到了西墙。十二位掌门终于商议出个大致章程:三个月后在华山召开“江湖大会”,正式成立仲裁堂,颁布《江湖公约》;各门派先遣弟子协同官府,清理境内冒充名门的匪类;明年开春,由少林、武当牵头,在各州府设义医馆、武学馆,惠及百姓。

“荣王殿下,”玄慈方丈起身,双手捧着刚拟定的章程,“有您这话,有这公约,江湖定然能走出乱局。贫僧代表少林,信您一次。”

“武当亦然。”清风道长颔首。

“丐帮没二话!”鲁长老扯开嗓子喊。

李瑁接过章程,郑重折好,收入怀中:“诸位信我,我必不负所托。大唐的江山,既要朝堂稳固,也需江湖安宁,咱们拧成一股绳,才能让这天下,真正称得上‘太平’二字。”

众人散去时,天已微亮。李瑁站在客栈门口,看着各门掌门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玄慈方丈的袈裟一角、清风道长的拂尘、鲁长老的破麻袋……都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笃定。

他抬头望向东方,晨曦正刺破云层,将长安城染成一片金红。远处传来早市的吆喝声,近处的芭蕉叶上,水珠滚落,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李瑁握紧了怀中的章程,忽然觉得,比起殿上的封赏,此刻掌心的温度,更让人踏实。战后的江湖,不再是孤立的岛屿,而是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朝堂的梁柱连在了一起。或许前路仍有波折,但只要人心齐了,再难的坎,也终能迈过去。

客栈的伙计开始洒扫庭院,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与远处的晨钟交织,像一首崭新的序曲,在长安城的晨光里,缓缓奏响。李瑁回到王府,便开始筹备华山“江湖大会”。他一面派人将《江湖公约》送往各门派征求意见,一面与朝廷官员沟通协调,确保朝廷能为江湖合作提供支持。

然而,就在筹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时,一封密信打破了平静。信中称,有一股神秘势力暗中破坏《江湖公约》的推行,他们勾结部分心怀不轨的江湖人士,妄图挑起门派纷争,让江湖重回混乱。

李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决定亲自调查这股神秘势力。与此同时,各门派也陆续传来消息,一些小摩擦开始出现,似乎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在这关键时刻,李瑁能否揪出幕后黑手,让《江湖公约》顺利实施,让战后的江湖真正走向太平?一场新的挑战,正悄然降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金山蝴蝶 史上最牛轮回 八方美人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天官志 重生之饥饿年代 攻略学霸的108个小技巧 纨绔影帝彪悍妻 未来之军娘在上 小侯爷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重启2009 沧笙踏歌骨遗香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明天下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水浒新梦 三国:玄行天下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神州明夷录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九两金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大宋闲医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汉阙惊澜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长安新火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一人修真传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