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炮灰"攻"养成系统 谍海王牌 李治你别怂 霸天武魂 谍网 想当皇帝的领主 我的老婆是土匪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朕,君临天下!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2章 货畅其流 利泽万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西市的晨雾还未散尽,“汇通号”票号的门板便被伙计周小五吱呀一声推开。他踮脚卸下最后一块门板时,靴底沾着的露水顺着青石板缝洇开,在“异地汇兑,三成手续费”的红纸告示下积成一小汪水。这告示是昨日掌班亲自贴的,墨迹里掺了朱砂,在晨光中透着几分喜庆。

“周小哥,今儿开门够早的!”卖胡饼的老王推着独轮车经过,车辙在湿漉漉的路面上压出两道浅痕。他掀开草帘,金黄的胡饼冒着热气,“昨儿听波斯商队的人说,你们这票子能通到广州港了?”

周小五一边擦着柜台,一边应道:“可不是!掌班说,殿下前儿在户部议事,特意让人把岭南的十二家银号都纳入了联号。往后啊,从长安带张票子到番禺,就跟在西市换铜钱一样方便。”他指着柜台后的木架,上面整齐码着三十多个木盒,每个盒子上都贴着地名标签,“您看这‘凉州盒’,昨儿刚收到西域来的飞钱,上面还盖着昆仑派的骑缝章呢。”

说话间,门口的铜铃当啷作响。进来的是做丝绸生意的王敬之,他腋下夹着个油布包,解开时露出一卷染成靛蓝色的绸缎,边角处盖着苏州织造局的朱印。“小五,帮我兑五十贯飞钱去扬州。”他把绸缎往柜台上一放,“这是刚到的‘雨过天晴’,扬州的张老板催着要,说赶不上三月的花市就得赔本。”

周小五接过银锭称重,戥子刻度精确到分毫——这是上个月官府新制的标准衡器,秤杆上刻着“开元通宝”的纹样,据说误差超不过三铢。“王掌柜放心,这飞钱用的是桑皮纸,里层浸了桐油,防水防潮,就算遇着江南的梅雨也不怕。”他一边填写票券,一边指着券面上的花纹,“您看这缠枝纹里藏着的小字,是咱们汇通号独有的密押,除了十二家联号的掌班,谁也认不出。”

正说着,三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扛着个大木箱进来,箱角贴着张黄纸,上面“漕运总局”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为首的汉子放下箱子时,腰间的铜令牌撞出轻响——那是负责押运官粮的“纲户”令牌,正面刻着船号,背面是漕运路线图。

“掌班在吗?”汉子抹了把汗,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这是汴州中转仓发来的兑票,押了三十石新米到长安,按新规矩,用飞钱结运费。”

周小五刚要去叫掌班,后堂的门帘便被掀开。掌班李默之捧着个铜算盘出来,算珠碰撞的脆响在空荡的票号里格外清晰。他接过兑票仔细验看,票面上除了漕运官的印鉴,还有一行小字:“六月初三卯时,经连船坞转运,无损。”

“张纲头辛苦。”李默之拨着算珠,“三十石米,每石运费十七文,共五百一十文。扣除三成手续费,实付三百五十七文。”他从钱柜里取出一串铜钱,用麻线串着,沉甸甸的透着铜光,“这是新铸的‘开元通宝’,边缘都锉过,没有毛刺,您数数。”

张纲头接过钱串,指尖划过光滑的钱缘,忽然笑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往年押运粮草,带着铜钱走水路,得用木箱锁着,夜里睡觉都得抱着。如今有这飞钱,揣在怀里比啥都稳妥。前儿过汴州,见那连船坞里的绞盘,把粮袋吊到内河船上跟玩似的,以往十个人搬一天的活,现在两个时辰就完了。”

李默之点头道:“听说那绞盘是工部的匠人跟西域胡商学的,用了齿轮的法子。殿下说,商路要通,先得让法子通。”他忽然压低声音,“不瞒您说,我们汇通号这月的票子,比上月多了七成,光波斯商队就兑了两百多贯——他们运的安息茴香,用咱们的飞钱结算,比用骆驼驮银币省了三分之一的力。”

此时的东宫偏殿,李瑁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大唐漕运全图》凝神细看。图上用墨笔标着密密麻麻的水站,朱笔圈出的十二处“中转仓”格外醒目。户部侍郎崔瑾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厚厚的账册,指尖在“江南道”三个字上轻点:“殿下您看,自从在扬州、润州设了‘货栈联盟’,江南的茶商、盐商共用栈房,单是租金就省了三成。上个月往长安运的新茶,因为周转快,到岸时还带着露水气,比往年多卖了两成价钱。”

李瑁拿起案上的朱笔,在“汴州连船坞”的位置画了个圈:“上月漕运报表说,这里的卸货效率提高了五成,却还有船主抱怨等待过久。可在连船坞旁再建三座‘绞盘台’,分漕粮、商货、贡品三类,各走各的道。对了,让工部把那批新造的‘滑轮组’调过来,据说能省一半人力。”

崔瑾连忙记下:“殿下英明。说起这滑轮组,还有段趣事。上个月岭南的俚族首领来朝,见了长安营造司的滑轮,非要带两套回去——他们山里运木材,以往十个人抬一根,用了这法子,三个人就能搞定。鸿胪寺的官员说,这可比送金银珠宝更让他们稀罕。”

李瑁闻言轻笑:“商业之道,不在厚利,而在便民。就像那汇通号的飞钱,看着是商人得利,实则百姓也能沾光——商货流通快了,市价就稳了;运费省了,东西就便宜了。”他翻开崔瑾带来的账册,指着其中一页,“这‘预售铺’的章程不错,让西市的绸缎行再试试‘分季预订’:春季订夏布,秋季订冬棉,付两成定金就能锁定价钱,既让织户敢备货,又让百姓少花冤枉钱。”

正说着,内侍总管捧着个鎏金托盘进来,上面放着枚巴掌大的铜牌,牌面刻着“市舶司”三个字,边缘镶着一圈细银。“殿下,广州港新制的‘验船牌’送来了。”总管躬身道,“按您的吩咐,分‘红、黄、绿’三色,红牌是官船,黄牌是商船,绿牌是渔船,进出港时按颜色分道,昨日试行了一日,比往常快了近两个时辰。”

李瑁拿起铜牌摩挲,牌背刻着细密的纹路,是广州港的地形缩略图。“让市舶司把这牌样拓印百张,分发给岭南各港。对了,告诉广州刺史,把波斯商队的‘香料市’迁到港内的‘互市坊’,跟咱们的瓷器行挨着。上个月百草谷的苏谷主说,他们的药商去岭南,常分不清真沉香和假沉香,让波斯商人教教鉴别法子,也算互通有无。”

这话传到西市“宝昌号”时,掌柜赵德正对着一堆丝线发愁。波斯商队送来的金线比寻常的细三成,织出的锦缎却更挺括,可店里的织工们总掌握不好力度,糟蹋了不少料子。“赵掌柜别急。”波斯商人阿里捧着个铜盘进来,盘里摆着七八个大小不一的线轴,“我们家乡的织工用‘渐进法’——先练粗线,再换细线,三个月就能上手。我让徒弟画了图谱,上面标着每日练半个时辰,保管没错。”

赵德接过图谱,见上面用汉文和波斯文写着步骤,旁边还画着织工的手势:食指要弯成半月形,线轴要悬在离织机三寸处。“阿里先生真是雪中送炭!”他指着后院,“我刚让人收拾出三间空房,您要是不嫌弃,让贵徒住下,每日指点织工们两时辰,工钱按咱们新订的‘计时法’算,一刻值两文钱,绝不亏待。”

阿里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赵掌柜客气了。前几日我去汇通号兑钱,见你们的账房用算盘算账,比我们的沙盘快多了,正想请先生教教我的伙计呢。这叫‘互换技艺’,殿下在洛阳说过的,对不对?”

两人正说着,街面忽然一阵喧哗。原来是“力夫行”的把头带着二十多个脚夫经过,每人胸前都挂着块木牌,上面刻着编号和籍贯。“这是新定的规矩,”赵德解释道,“入了行的力夫都有牌,谁家丢了东西,看牌就能找到人。上个月波斯商队丢了箱胡椒,就是靠牌上的编号找回来的,现在连官府都夸这法子好。”

力夫们扛着货物往码头去,脚步声在石板路上踏得整齐。走在最前面的王二柱怀里揣着张纸,是刚从“船行会馆”领的“运单”,上面写着要把三十匹蜀锦运到洛阳,酬劳是一贯二百文,旁边还盖着会馆的红印。“二柱哥,听说这运单能当钱使?”跟在后面的小柱子凑过来问,他脸上还带着稚气,是上个月刚入行的少年。

王二柱摸了摸运单,纸质厚实,边角烫过金:“可不是!会馆说,拿着这单到汇通号,能先支一半酬劳当盘缠。昨儿我去买鞋,鞋铺掌柜都认这个,说有会馆作保,错不了。”他想起去年这时候,自己还在码头打零工,一天挣多少全看把头脸色,如今入了行,干多干少明明白白,月底还能凭着“绩优牌”多领两升米,心里就暖烘烘的。

码头这边,“顺通号”的船主刘满江正对着《船运价目表》发愁。表上明码写着“运粮一石,扬州至洛阳五十文”,可他的船比别家的小,按这个价怕是要赔本。“刘老板别急。”会馆主事陈老头拄着拐杖过来,杖头包着铜皮,在地上顿出笃笃声,“殿下说过,‘量体裁衣’。你这船装不了大宗货,不如改运丝绸、茶叶这些轻货,运价表上写着‘轻货加两成’,保管你挣钱。”

陈老头翻开账簿,指着其中一页:“你看张老板的船,上个月改运瓷器,用了百草谷的‘防震法’——在箱子里垫上晒干的艾草,一路没碎一个,现在景德镇的瓷商专找他运货,价钱比别人高三成呢。”他从怀里掏出张图纸,“这是新画的‘货舱分区图’,轻货放上层,重货放下层,还能多装两成,我让木匠给你改改船?”

刘满江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格子,忽然笑了:“还是陈老爹想得周到!前儿听波斯商队说,他们的船在波斯湾用‘水密舱’,就算破了个洞也沉不了,咱们要不要也试试?”

“正有此意!”陈老头敲了敲船帮,“工部的匠人后天就来,带着新造的‘桐油灰’,说是补船缝比寻常的麻丝结实十倍。到时候咱们请他们讲讲,怎么把‘水密舱’和这‘分区图’合到一块儿,保准让咱们的船比西域的大食船还稳当。”

日头升到三竿时,西市的人流渐渐密了。“锦绣阁”的绣娘们正围着一张新图样争论,图样上是江南画师新绘的“春江鸭戏图”,有位夫人非要在鸭蹼上缀珍珠。“按新规矩,定制加三成工费。”掌柜的女儿林婉儿拿出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阵,“珍珠用南海的淡水珠,比海水珠便宜一半,还不容易掉,算下来能省十二贯呢。”

夫人听得眉开眼笑:“还是婉儿姑娘会算账!上个月我在你家订的‘百蝶裙’,用的就是你们说的‘预售法’,付了三成定金,果然比市价便宜了不少,姐妹们都问在哪做的呢。”

林婉儿指着墙上的价目表,表上用不同颜色标着“现货”“预售”“定制”三类价钱:“这都是按殿下说的‘明码标价’来的。您看这预售的春装,现在订比开春买省两成,我们还管送货上门——用的是‘急递铺’的新法子,派专门的伙计送,三天准到,比您自己雇车还划算。”

说话间,账房先生拿着本厚厚的册子进来,册子封面上写着“商道辑要”四个大字,是国子监新刻印的。“婉儿姑娘,这是今晨刚到的,上面说‘以义取利,方得长久’,还附了二十多个老字号的故事呢。”他翻开其中一页,“您看这‘胡商守信’篇,说波斯商人阿里的祖父,当年为了等一个迟到的买主,在雪地里守了三天,最后冻病了也不毁约,难怪现在大家都信他们的货。”

林婉儿接过册子,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忽然想起昨日在汇通号门口,见周小五正给几个西域孩童讲票券上的密押故事,那些孩子听得眼睛发亮,手里还攥着刚买的大唐铜钱。她忽然明白,这些飞钱、运价表、预售法,不只是生意上的门道,更是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能坐下来好好打交道的规矩。

暮色降临时,收市的鼓声从长安十二门同时传来。汇通号的伙计们开始清点票券,周小五数到最后,发现比昨日多了整整四十五张,掌班李默之笑着说:“照这势头,不出半年,咱们的票子能通到西域的碎叶城。”宝昌号的织工们收了工,手里的工钱袋沉甸甸的,有人盘算着去买阿里商队的新香料,有人想给孩子扯块新布做衣裳。码头的船主们聚在会馆,借着油灯的光亮研究“水密舱”图纸,陈老头的拐杖在地上画着船型,说要让大唐的船能抗住南海的台风。

李瑁站在东宫的高台上,望着城中渐次亮起的灯火。西市的喧嚣渐渐平息,只有更夫的梆子声在巷陌间回荡,一下,又一下,敲得格外沉稳。他想起午后收到的奏报,说江南的茶农开始用“期货”的法子预售新茶,岭南的盐商联合开了“联保铺”,谁家遇着风浪,别家就帮着周转。这些细碎的变化,像春雨落在田里,悄无声息,却已滋润出勃勃生机。

夜风带着渭水的潮气吹来,吹动他宽大的袍袖。远处的漕运码头还亮着灯,那时夜航的船正在卸货,绞盘转动的吱呀声混着船工的号子,在夜空中传得很远。李瑁忽然觉得,所谓盛世,或许就藏在这些声音里——是票号里算盘的脆响,是织机上丝线的轻鸣,是码头边绞盘的转动,是千万人在规矩里踏实谋生的寻常日子。

当这些声音与宫廷的礼乐、江湖的剑鸣交织在一起,便成了大唐最恢弘的乐章。它不似战鼓那般激昂,却有着浸润万物的力量,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时代的浪潮里,寻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安稳港湾。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金山蝴蝶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史上最牛轮回 八方美人 快穿之反派boss请饶命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全职武神 末日蟑螂 天官志 纨绔影帝彪悍妻 未来之军娘在上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穿越遇李白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水浒新梦 三国:玄行天下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大周皇商 神州明夷录 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浮世离歌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月照寒襟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大明MC系统 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