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武炼巅峰 炮灰"攻"养成系统 谍海王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李治你别怂 霸天武魂 谍网 高危职业 朕,君临天下!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8章 同舟共济化嫌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夏日常伴着雷阵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武学书院的青瓦上,溅起一片片细碎的水花。屋檐下挂着的串珠似的雨帘,将窗外的绿意晕染成一片朦胧。李瑁刚把波斯使者送来的“圣火令”小心翼翼地收入紫檀木铁柜,锁扣“咔哒”一声扣紧,就见江南分舵的信使浑身湿透地闯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个油布包,进门时带起一阵凉风,雨水顺着他的发梢、衣角往下淌,在青砖地上积起一小滩水。

“盟主!”信使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青竹帮和黑虎门在淮河码头打起来了!为了抢漕运的护卫权,已经伤了七个人,再不管怕是要出人命!”

油布包里裹着两封战书,牛皮纸被雨水浸得发皱,字迹却依旧带着火气。青竹帮的信上画着一艘歪歪扭扭的翻船,墨迹重重地圈着船底,旁边写着:“黑虎门故意在航道设暗桩,害我粮船触礁,此仇必报!”黑虎门的信更不客气,信纸边缘还沾着点暗红的印记,像是血迹,附了块断裂的竹牌,上面刻着青竹帮的标记:“青竹帮用毒箭射伤我舵手,违背江湖道义,定要讨个说法!”

李瑁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这两个帮派去年还联手在淮南救灾,青竹帮出船运粮,黑虎门派人护岸,配合得滴水不漏,怎么才过半年就闹到动刀动枪的地步?他转身从墙上取下油纸伞,竹杖在青砖上敲出急促的声响:“备船。让沈青玄带着《联盟章程》跟我走,再知会钱长老,把近两年漕运的收益账册、双方出力记录都带上——账上的数字,比什么空道理都实在。”

淮河码头的雨还没停,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浑浊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木桩,发出沉闷的响声。青竹帮的弟子们举着竹篙围成一个半圈,竹篙上的水珠顺着光滑的竹身往下滑,滴在他们的粗布短褂上;黑虎门的人则握着刀站在摇晃的船板上,刀刃上沾着雨丝,闪着冷光。双方中间的泥地上躺着七个伤者,有的捂着胳膊,有的按着腿,雨水混着血水在泥地里晕开,看着触目惊心。

“姓赵的,咱们去年说好每月轮流护漕运,这个月才过半,你们凭什么抢着接了三趟活?”青竹帮帮主是个精瘦的汉子,颧骨很高,说话时竹篙在泥地里戳出一个个深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偷偷给货主塞了好处!”

黑虎门门主赵虎是个络腮胡大汉,他拍着船帮怒吼,声音盖过了雨声:“放屁!那是货主点名要咱们!谁让你们上个月把盐船护丢了半船?人家信不过你们!”

“你胡说!那是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风浪!”

“大风浪?我看是你们的人贪酒误事!”

眼看双方又要吵起来,李瑁的船“吱呀”一声靠了岸。他没急着说话,先让随行的郎中打开药箱给伤者包扎。郎中的药箱里整齐地摆着金疮药、止血粉,还有一卷卷干净的布条,很快就在雨幕中搭起个临时的包扎点。

李瑁撑着伞站在泥地里,雨水顺着伞沿往下流,在他脚边积起小小的水洼。他等郎中处理得差不多了,才让钱长老打开账册:“去年淮南救灾,青竹帮出了三十条船,往返七趟,运粮两百石;黑虎门出了五十个镖师,守了十二天岸,打退三波趁火打劫的流民,这些账上都记着,你们自己看。”他指着账册上盖着红印的墨迹,“漕运的收益分配,按出力多少分,青竹帮拿三成七,黑虎门拿六成三,这是你们去年秋天在联盟分舵当着三位长老的面定的规矩,对吧?”

青竹帮帮主的脸微微一红,没再说话。赵虎却梗着脖子:“那这个月的活……”

“这个月货主点名找黑虎门,是因为他们上个月护着药材船闯过了黑风峡的盗匪窝,货主亲眼看着他们的人挨了三刀还死护着药箱,”李瑁从怀里掏出一封感谢信,是货主托分舵转交给黑虎门的,字迹里满是感激,“赏钱比平常多两成,这不是抢,是人家信得过。至于暗桩,刚才我让弟子潜水看过,是去年洪水冲垮的旧木桩,埋在泥里大半截,不是人为设的。”

赵虎的脸涨得通红,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船盐的赔银单:“其实……盐船是被风浪打湿的,我怕总盟罚我,没敢说。刚才说他们贪酒,是我胡编的。”

青竹帮帮主也低下了头,把竹篙往地上一戳:“我也有错。我不该让弟子往箭上抹麻药,虽然没毒,可确实违规了。那药箭是想吓唬吓唬他们,没想真伤人。”

雨停时,李瑁在码头的茶馆开了场调解会。茶馆的木桌被雨水洗得发亮,桌上摆着三碗热茶,水汽氤氲中,他翻开《联盟章程》泛黄的纸页:“这里写着,争端先查缘由,再论是非,最后看大局。你们俩帮派的船加起来,占了淮河漕运的七成,要是闹翻了,北边的‘过江龙’盗匪正好趁机来抢,到时候谁都没饭吃。”他拿起毛笔,在纸上画了个圈,把青竹帮和黑虎门的标记都圈在里面,“不如合开个漕运镖局,青竹帮管水路调度,黑虎门管陆路护卫,收益按去年定的比例分,账册每月在分舵公开——你们要是信不过对方,就让联盟分舵派个老账房来管账,工钱两派平摊。”

赵虎盯着纸上的圈看了半晌,突然一拍桌子,震得茶碗都跳了跳:“我看行!上个月我护的药材船,其实该走水路更省时间,就是缺你们的快船!”青竹帮帮主也笑了,把竹篙往赵虎手里一递:“那这个月的第三趟活,咱们合伙接了,你们的人护陆路,咱们的船走水路,让他们看看青竹帮和黑虎门还是好兄弟!”

回程的船上,沈青玄把调解过程一笔一划记在册子上,字迹工整:“这是本月第五起争端了,前四起分别是洛阳的药材收购纠纷、济南的码头使用权争执、武昌的商路划分矛盾,还有广州的货栈租赁冲突。”他翻着前几页的记录,“大多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加上沟通不畅。”

李瑁望着两岸被雨水洗得翠绿的芦苇,芦苇丛里不时有白鹭飞起,翅膀扫过水面,带起一圈圈涟漪。他沉吟道:“得建个‘评议堂’,让各分舵推选三个德高望重的人当评议员,必须是没加入任何帮派、在江湖上名声干净的老人。再有争端,先让评议员调解,调解不成再报总盟。”他从怀里掏出小刀,在船板上刻下几个字,“评议堂要定三条规矩:一是不偏不倚,只看证据;二是立足大局,不只算小账;三是解铃系铃,尽量让双方自己握手言和。”

麻烦事总像雨后的蘑菇,凑着热闹冒出来。刚回长安没三天,蜀中分舵就送来急报:五毒教和峨眉派为了半山腰的药圃地界吵翻了。五毒教的阿蛮姑娘带着弟子堵在峨眉派的茶园外,说峨眉弟子踩坏了她种的“断魂草”——那是种提炼麻药的毒草,培育了三年才开花;峨眉的静云师太则带着女弟子守在园门口,说五毒教的金环蛇钻进了她们的茶园,咬伤了采茶女,要求把毒草迁走。

李瑁带着评议堂的三位老人——少林的空明大师、丐帮的鲁长老、江南的周先生,往蜀中去。空明大师背着个旧蒲团,走到哪儿都能盘腿坐下;鲁长老扛着个酒葫芦,走几步就抿一口;周先生则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笔墨纸砚和几本医书。

药圃在峨眉山的半山腰,云雾缭绕,像蒙着层轻纱。五毒教的毒草种在东坡,叶片大多带着锯齿,颜色偏深;峨眉的茶园在西坡,一垄垄茶树修剪得整整齐齐,嫩芽上还挂着露珠。中间本该隔着条小溪,可今年雨水多,小溪涨水冲垮了界碑,两边的植物都往中间长,毒草的藤蔓缠上了茶树的枝条,蛇也顺着水流游到了茶园。

空明大师蹲在溪边,用树枝画出新的界碑线,树枝划过湿润的泥土,留下清晰的痕迹:“以溪水主航道为界,东边五毒教,西边峨眉派,各退三尺种防护带。五毒教种驱蛇的艾草,峨眉派种驱虫的薄荷,既不影响各自的作物,又能互相防备,如何?”他说话时声音轻轻的,像云雾飘过树梢。

鲁长老扛来块青石板,用斧头把石板削平,让两派的人各选一个代表,一起在上面刻界碑:“碑上刻你们俩派的徽记,五毒教刻蛇,峨眉派刻莲花。谁越界了,就罚谁去山下的医馆给百姓煎一个月药——既积德,又能让你们好好反省。”他边说边从酒葫芦里倒出点酒,抹在石板上,说是能让刻痕更清晰。

周先生则在旁边铺开纸,画出两派的草药图谱:“五毒教的‘断魂草’去毒后能做上好的麻药,上次联盟医疗队还说缺货;峨眉的茶叶配上菊花、枸杞,能做安神药茶,在京城卖得很好。”他指着图谱上的交叉处,“不如你们合开个药铺,五毒教提供去毒的药材,峨眉派负责炒制茶叶、配药,收益按药材和工时算,每月清账。”

阿蛮姑娘眼睛一亮,她年纪不大,梳着双丫髻,手里总拿着个装蛇的小竹笼。她拉着静云师太的手,竹笼里的金环蛇吐了吐信子:“真的?我教你们认毒草、去毒性,你们教我们炒茶、配药茶,咋样?”静云师太笑着点头,指尖拂过被蛇爬过的茶树叶,叶片上还留着淡淡的蛇鳞印:“正好,我们的茶饼总招虫子,用你的驱虫药试试,说不定还能做出新茶种。”

评议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太原分舵的石匠和木匠为了修缮晋祠的木料分配争执,石匠说木匠多拿了三块上好的楠木,木匠说石匠私藏了两块青石。评议堂的老人们没急着断对错,先去晋祠看了看修缮进度,又查了采买木料、石料的账单,发现是记账的弟子把“三”写成了“五”。最后让石匠用多余的青石给晋祠门口雕了对石狮子,木匠用多出的楠木做了块匾额,都刻上了两派的名字,反倒成了段佳话。

泉州分舵的海商和船工为了工钱吵闹,海商说船工这次航行没遇到大风浪,不该要那么多钱;船工说虽然没风浪,但航线比平常多绕了三天,得多算工钱。鲁长老带着人查了航海日志,又问了其他船队的行情,最后定了个浮动工钱标准:风平浪静时按基本价,遇到风浪加两成,航线绕远路按实际天数算——这下双方都没意见,还把这个标准推广到了所有海商和船工。

最棘手的是塞北的草场争端。回纥的牧民和中原的马帮都想在黑风口的草场放马,牧民说草场是祖辈传下来的,马帮说他们每年给官府交了银子,有权使用。两边的人拿着马鞭、套马杆对峙,差点动了刀子。

李瑁让评议堂的人带着罗盘、量绳去了黑风口。空明大师跟着牧民住了三天帐篷,看他们怎么放羊、剪羊毛;周先生跟着马帮走了一趟商路,记下马匹的耗损和行程;鲁长老则跑遍了附近的草场,问了老牧民和老马夫,弄清楚了四季草场的变化规律。

最后定下的规矩细致又公道:春季草嫩,让牧民的羊群先放,因为小羊羔需要新鲜草料;夏季草茂,马帮的马可以进,牧民则赶着羊群去山北的坡地;秋季打草,双方平分干草,牧民多拿的部分折成银子给马帮;冬季各自回营地,草场封起来养地力。他们还在草场中间建了个“换物点”,牧民能用羊肉、皮毛换马帮带来的盐、茶叶,马帮能用布料换牧民的奶酪、羊毛,没过多久,换物点就热闹得像个小集市。

三个月后,总盟收到了评议堂的第一份月报。厚厚的册子上记着调解成功的十七起争端,涉及商路、药材、草场、漕运、货栈等,小到两袋药材的归属,大到整条商路的划分,没有一起闹到需要总盟出面强制执行。每起争端后面都附着调解过程、双方签字画押的协议,还有评议员们的总结,比如“沟通不足易生疑”“规矩要写细,免得钻空子”。

钱长老拿着新拟的《争端调解细则》进来,册子上把争端分成了“轻微”“一般”“重大”三个等级:轻微的由分舵自己调解,当天就得有结果;一般的报评议堂,三天内给出方案;重大的才送总盟,七天内开听证会。细则后面还附了张“调解成功率”图表,用朱砂画的曲线一路往上扬,从最初的六成,到现在的九成。

“鲁长老说,现在分舵的弟子见了面,不再比谁的拳头硬,而是问‘最近有啥争端要调解不’,”钱长老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是没读过多少书的鲁长老画的,“他还说,有个以前总爱挑事的‘铁头帮’帮主,现在成了评议员,天天抱着《联盟章程》啃,比谁都认真,说‘当评议员比打架有面子’。”

李瑁把月报放在沙盘旁,沙盘上的木牌又多了些黄色的小牌子,代表着各地的评议堂,像一颗颗定心丸插在江湖的版图上。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棂照在《联盟章程》上,那纸页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上面的字迹被无数人翻过、指着、讨论过,却依旧清晰有力。

暮色中的总盟,评议堂的三位老人正在核对新的争端案例。空明大师用禅语总结:“一念之差是争端,一念之转是同舟。”鲁长老啃着馒头笑道:“说白了,就是别光盯着自己碗里的,得看看锅里还有多少,锅里满了,碗里才能常满。”周先生提笔在册子上写下:“和则两利,争则两伤——此乃江湖长治久安之道。”

烛火摇曳中,李瑁想起淮河码头的那场雨,雨水洗去了火气,也冲开了心结;想起蜀中茶园的那条小溪,水流虽急,却能被界碑引向共赢;想起塞北草场的那片青草,轮流滋养着羊群和骏马。原来矛盾就像雨,下的时候又急又猛,可只要肯坐下来等一等,理一理,总会有放晴的时候。而那些化解矛盾的规矩,就像河道,平时看着不起眼,却能让水流得更顺畅,走得更长远。

夜渐渐深了,总盟的灯还亮着,照亮了沙盘上那片连接着各个分舵、评议堂的线条,像一张网,把江湖的点点滴滴都温柔地拢在一起,既留着各自的空间,又连着共同的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爷,夫人又逃婚了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金山蝴蝶 剑徒之路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史上最牛轮回 八方美人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纨绔影帝彪悍妻 未来之军娘在上 冒牌风水师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佣兵禁地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绝代神主 玛雅之小兵传奇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水浒新梦 三国:玄行天下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大周皇商 神州明夷录 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宋骑天下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