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首页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武炼巅峰 炮灰"攻"养成系统 谍海王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李治你别怂 霸天武魂 谍网 高危职业 朕,君临天下!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且说薛蟠听见柳湘莲逃走了,心中的怒气才渐渐平息下来。过了三五天,虽然身上的疼痛已经好了,但伤痕还没有完全消退。于是,他便假装生病,待在家里,觉得没脸去见亲朋好友。

转眼间就到了十月,因为各家铺面里的伙计中有要结算全年账目准备回家的人,所以家里少不了要摆酒设宴为他们饯行。

其中有个叫张德辉的伙计,年纪已经过了六十岁,他自幼就在薛家的当铺里担任总管一职,家里也积攒下了二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今年他也打算回家,等明年春天再回来。

张德辉在酒席上聊起:“今年纸札和香料的供应比较短缺,明年价格肯定会上涨。我打算明年先让我的大儿子到当铺里帮忙照看一下,等端午节前我顺路贩运一些纸札和香扇来卖。扣除关税和其他花销,也能赚上好几倍的利润。”

薛蟠听了张德辉的话,心里盘算起来:“我现在挨了打,正觉得没脸见人,想着要躲个一年半载的,可又不知道该躲到哪里去。天天装病也不是个办法。而且我长这么大,既没读好书,也没练好武,虽说在做买卖,但戥子、算盘这些计算工具我从来没碰过,各地的风土人情、远近道路我也一概不知。不如我也准备些本钱,和张德辉一起去外面逛一年。赚不赚钱无所谓,主要是能躲躲羞。再者,出去逛逛山水,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件好事。”

薛蟠心里拿定了主意,等酒席结束后,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德辉,让他等上一两天,两人一同出发。

晚上,薛蟠把这事告诉了母亲。薛姨妈听后,心里虽然为儿子有这样的打算而感到高兴,但又担心他在外面惹是生非。

她觉得,就算花了些本钱,那也还算小事,万一儿子在外头闯出什么大祸来,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她不同意薛蟠去。

薛姨妈对薛蟠说:“你呀,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我身边吧,这样我才能放心。再说了,咱们家也不缺这点做买卖赚的钱,不指望着那几百两银子过日子。你只要在家里安分守己,不惹事生非,那可比赚几百两银子强多了。”

可薛蟠早就打定了主意,哪里肯听母亲的话。他反驳道:“你天天都说我不懂世事,这个不懂,那个也没学。现在我下定决心,把那些没用的玩意儿都断了,想踏踏实实地做点正经事,学学怎么做买卖,你却又不同意了,你让我怎么办才好啊?我又不是女孩子,把我整天关在家里,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再说了,那张德辉可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咱们家和他家是世交。我跟他一起去,能出什么差错?就算我一时半会儿犯了什么错,他肯定会提醒我、劝我。而且,关于货物贵贱、市场行情这些事,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我事事都问他,多顺利啊。可你倒好,偏偏不让我去。过两天,我不跟家里说,自己偷偷收拾东西就走,等明年我发了财回来,到时候你就知道我的本事了。”说完,薛蟠就气呼呼地睡觉去了。

薛姨妈听薛蟠这么说,便和宝钗商量起这件事来。

宝钗面带微笑,说道:“哥哥要是真能去经历些正经事儿,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只是他在家里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好听得很,可一旦到了外头,他那老毛病肯定又会犯,到时候想要约束他可就更难了。不过咱们也犯不着为这事儿愁太多。他要是真能改掉那些坏毛病,那可是他一生的福气;要是改不了,也没有别的办法。咱们只能一半靠自己的努力去引导他,另一半就听天由命吧。他都这么大的人了,要是咱们总是担心他不懂人情世故,不敢让他出门,不让他去历练做事,那他今年被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老样子,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既然他这次说得头头是道、名正言顺的,不妨就当作要损失个八百、一千两银子,让他出去试一试。反正到时候有那些伙计们帮衬着他,那些伙计们也不太好意思故意哄骗他。再者说,他出去了之后,身边没有那些怂恿他、给他撑腰的人,到了外头,谁也不怕谁,有吃的就吃,没吃的就只能饿着,举目无亲、毫无依靠,他要是看到这种状况,说不定比在家里的时候还能收敛一些。”

薛姨妈听了宝钗的话,仔细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道:“还是你说得有道理。花点儿钱,让他出去长长见识、学学乖,那也是值得的。”

母女二人商议定了这件事后,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薛姨妈派人请来了张德辉,让他在书房里就座,并让薛蟠好好招待他吃饭喝酒。薛姨妈自己则站在后廊下,隔着窗户,对着里面千叮咛万嘱咐,让张德辉一定要好好照看薛蟠。

张德辉满口答应,吃完饭便起身告辞,临走前还说道:“十四号是个特别适合出行的日子,大少爷赶紧收拾行李,雇好骡子,十四号一早就出发上路。”薛蟠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忙把这话告诉了薛姨妈。

于是,薛姨妈便和宝钗、香菱以及两位年长的嬷嬷一起,连着几天忙着给薛蟠打点行装。她还派了薛蟠的乳父老苍头一名,还有两位当年就熟知事务的老仆人,再加上薛蟠平时常用的两个小厮,主仆六人一起出行。他们雇了三辆大车,专门用来拉行李和物品,又雇了四匹长途跋涉用的骡子。薛蟠自己骑了一匹家里养的铁青色大走骡,另外还准备了一匹备用马。

一切准备就绪后,薛姨妈、宝钗等人连夜对薛蟠进行了劝诫,具体说了哪些话,这里就不细说了。

到了十三日这天,薛蟠先去向他的母舅道了别,之后又来到贾府,与贾府众人一一辞行。贾珍等人少不了又要设宴为他饯行,这些场面也不必细说。

到了十四日一大早,薛姨妈和宝钗亲自陪着薛蟠走到仪门外,母女俩四只眼睛含着泪水,望着薛蟠远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不见,才转身回到府中。

薛姨妈进京时,随行的家人并不多,只有四五户人家,另外还有两三个年长的嬷嬷和小丫头。如今薛蟠带着大部分人离开后,外面就只剩下了一两个男仆。

因此,薛姨妈当天就去了书房,把里面所有的陈设、玩物以及帘子、幔帐等物品,全都搬了进来,妥善收藏。她还让那两个男仆的妻子也搬进来一起住。接着,她又吩咐香菱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严严实实的,说:“把门锁好,晚上你过来和我一起睡。”

宝钗听到后,对薛姨妈说:“妈妈现在有这些人陪着你,不如让菱姐姐和我作伴吧。咱们园子现在空着,晚上又长,我每晚都要做些针线活,多一个人帮忙,岂不是更好?”

薛姨妈听了,笑着说道:“哎呀,我倒是忘了,本来就该让她和你一起去的。我前几天还和你哥哥说呢,文杏年纪小,做事又不靠谱,莺儿一个人也照顾不过来你,还想再买个丫头来伺候你。”

宝钗说:“买来的丫头咱们又不了解底细,万一看走了眼,花钱倒是小事,就怕买来后惹出麻烦。还是慢慢打听打听,找个知根知底的再买吧。”说完,她一边让香菱收拾好被褥和化妆用品,一边让一个老嬷嬷和臻儿把这些东西送到蘅芜苑去。之后,宝钗和香菱才一同回到园子里。

香菱笑着对宝钗说:“我本来就想跟奶奶说的,大爷出门后,我就到姑娘这儿来作伴。但又怕奶奶心里多想,觉得我是贪图园子里好玩才来的,没想到你倒先提出来了。”

宝钗笑着回应:“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惦记着这园子,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一直没机会。要是每天匆匆忙忙来一趟,又没什么意思。所以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干脆住上一年,这样我也多了个伴儿,你也如愿以偿了。”

香菱笑着说:“好姑娘,趁着现在有空,你教我做诗吧。”

宝钗打趣道:“我说你是‘得陇望蜀’呢。我建议你今天第一天来,先从园子的东角门出去,从老太太开始,挨个儿去问候一下,也不用特意跟他们说搬进园子的事。如果有人问起原因,你就随口说是我带你进来作伴的就行了。等你回来进了园子,再到各位姑娘房里走走。”

香菱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开,就看见平儿急匆匆地走了过来。香菱赶忙上前问好,平儿也只好陪着笑脸回应。

宝钗便笑着对平儿说:“我今天把她带来做个伴儿,正打算去跟你家奶奶说一声呢。”

平儿笑着回应:“姑娘您这是说的什么话呀?我一下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宝钗说:“这才对啊。客栈还有掌柜的呢,庙里也有住持,虽说这不是什么大事,但到底应该告知一声。这样,园子里负责守夜的人也知道多了两个人,也好关门守户了。你回去跟你家奶奶说一声吧,我就不派人再去说了。”

平儿答应着,接着又笑着对香菱说:“你既然来了,怎么不去拜访一下街坊邻居去?”

宝钗笑着说:“我正打算让她去呢。”

平儿说:“你暂时先别去我们家,二爷生病了,在家里躺着呢。”

香菱答应着便离开了,她先去了贾母那里,这里暂且不提。

话说平儿看到香菱离开了,便拉着宝钗,压低声音说道:“姑娘,您有没有听说我们这边的新鲜事儿?”

宝钗摇了摇头,说:“我没听说什么新鲜事儿。最近这些天,我一直在忙着送我哥哥出门,所以你们这儿发生的事情,我一点都不知道,这两天连姐妹们都没见着。”

平儿笑着说道:“老爷把二爷打得动弹不得了,姑娘难道也没听说?”

宝钗说:“早上我好像隐约听到了一句,但也不敢确定是真的。我正打算看看你奶奶去呢,没想到你就来了。老爷这是为了什么又打他?”

平儿气得咬牙切齿,破口大骂:“都是那个贾雨村,什么‘风村’的,这半路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跟咱们家攀上关系还不到十年,就惹出了多少麻烦事!

“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外头哪个地方瞧见了几把旧扇子,回来后,瞅着家里收藏的那些好扇子都不顺眼了,觉得没一个能比得上,立马派人四处搜寻。谁知道就碰上这么个不知死活的冤大头,外号叫石呆子,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可偏偏他家就藏着二十把旧扇子,死活不肯拿出来卖。

“二爷费了好大劲,托了不少人情,才见到这个人,好说歹说,把他请到家里,拿出扇子让二爷瞧了瞧。据二爷说,那些扇子真是世间少有,全是湘妃竹、棕竹、麋鹿骨、玉竹做的,上面还有古人的书画真迹。

“二爷回来跟老爷一说,老爷就吩咐去买,说不管要多少钱都给。可那石呆子就是死脑筋,说:‘我就是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办法,天天骂二爷没本事。

“后来二爷已经答应给他五百两银子,先给钱后拿扇子,可他就是不肯卖,还说:‘想要扇子,就先要了我的命!’

“姑娘您想想,这能有什么办法?谁知道贾雨村那没良心的家伙听说了这事,就设了个圈套,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把他抓到衙门里,说:‘所欠的官银,得变卖家产来赔。’结果就把那些扇子抄了来,按官价买了,送到了老爷这儿。那石呆子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老爷拿着扇子,问二爷:‘人家怎么就能把这个弄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小事,弄得人家坑家败业,也算不上什么本事!’老爷一听,就火了,说二爷拿话堵他。

“这只是第一件大事,这几天还有几件小事,我也记不清了,反正都凑到一块儿,就打起来了。也没拿板子棍子,就是站着,不知拿什么,胡乱打了一顿,脸上都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说姨太太这儿有一种治棒疮的丸药,姑娘快给我一丸,我拿回去给二爷上药。”

宝钗听了,赶紧让莺儿去拿了一丸药给平儿。

宝钗说:“既然这样,你就替我问候二爷吧,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走了,不在话下。

再说香菱和众人见过面,又吃过晚饭,宝钗她们都去贾母那里了,香菱便独自前往潇湘馆找黛玉。

这时,黛玉的身体已经好了大半,她见香菱也住进了大观园,心里十分高兴。

香菱笑着对黛玉说:“我如今住进园子里,也有了空闲时间,你无论如何得教教我作诗,要是能学会,那可真是我的福气!”

黛玉也笑着回应:“既然你想学作诗,那就拜我为师吧。我虽然不算精通,但大概还是能教得了你的。”

香菱连忙说:“要是真能这样,那我就拜你为师啦。你可别嫌我烦哦。”

黛玉说:“作诗哪是什么难事,值得专门去学嘛!作诗讲究起、承、转、合,其中承和转的部分就像两副对联,平声要和仄声相对,虚词要和虚词相对,实词要和实词相对。不过,要是真有了特别奇妙的句子,就算平仄、虚实对不上也没关系。”

香菱听了,笑着说:“怪不得,我平时总拿着一本旧诗集,一有空就看上一两首,发现有的诗对仗特别工整,有的却不对仗。还听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我看古人的诗,有的诗句顺序很顺,有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却好像错了。所以我天天都感到疑惑。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原来这些格律、规矩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词句要新奇。”

黛玉点头说:“就是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诗的意趣真实动人,就算不用刻意修饰词句,也自然是好诗,这就是所谓的‘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着说道:“我特别喜欢陆放翁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大意为:层层叠叠的帘幕未卷起,让幽香久久留存;古老的砚台有一处微微下凹,里面积聚着许多墨汁),写得真是有趣极了!”

黛玉却摇摇头说:“这样的诗可千万别看。你们因为不太懂诗,所以看到这种浅显直白的就特别喜欢。可一旦入了这个浅显的套路,以后再想学出高深的水平可就难了。你听我说,如果你真心想学诗,我这儿有本《王摩诘全集》,你先把他的一百首五言律诗仔细读读,好好揣摩,直到完全弄懂。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接着再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等你心里有了这三位大诗人的作品打底,再去看看陶渊明、应玚,还有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你又是这么聪明伶俐的人,用不了一年,肯定能成为写诗的高手!”

香菱听了,兴奋地笑道:“既然这样,好姑娘,你就把书给我吧,我拿回去,晚上读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了,便让紫娟把王维的五言律诗集拿来,递给香菱,还说:“你只看那些有红圈标记的,都是我选出来的。一首一首地念,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你姑娘我;或者要是碰上我,我直接给你讲。”

香菱接过诗集,回到蘅芜苑,什么都不顾了,只坐在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催了她好几次去睡觉,她都不肯。宝钗见她这么用功,也就随她去了。

一天,林黛玉刚梳洗完毕,就看见香菱满脸笑容地拿着书走过来,说是要和她交换杜甫诗的律诗部分来研读。

黛玉笑着问:“你一共记住了多少首诗呀?”

香菱笑眯眯地回答:“凡是书上用红圈标记出来的,我都读过了。”

黛玉又问:“那你有没有体会到诗中的一些韵味?”

香菱笑着说:“我倒是感受到了一些,但不知道对不对,说给你听听怎么样?”

黛玉说:“正该这样一起探讨、研究,这样才能有所进步。你快说来听听。”

香菱说道:“依我看,诗的妙处,有些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感觉,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十分贴切。还有些诗句,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却发现既合理又饱含深情。”

黛玉听了,笑道:“你这话倒是有些道理,不过你是从哪首诗里体会到这些的呢?”

香菱兴奋地说:“我看他写的《塞上》诗里,有这样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就琢磨,烟怎么能是直的呢?太阳当然是圆的,这个‘直’字看起来好像没道理,‘圆’字又显得有点俗气。但是合上书一想,眼前就好像真的出现了那样的景色。要是再找两个字来替换这两个字,还真找不到更合适的了。还有那句‘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里的‘白’和‘青’两个字,看起来也好像没什么道理。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只有这两个字才能把那种景象形容得淋漓尽致。念在嘴里,感觉就像含着一个有几千斤重的橄榄一样,回味无穷。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余’和‘上’这两个字,真不知道诗人是怎么想出来的!记得那年我们上京城去,有一天傍晚,船停靠在岸边,岸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几棵树,远远地看见几户人家在做晚饭,那个烟是碧青碧青的,直直地往云里冒。没想到我昨晚读了这两句诗,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地方一样。”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两人落座后,便一同听大家讲诗。

宝玉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诗也不用细看了。诗的妙处不在于数量多,听你刚才说的那两句,就知道你已经领悟到作诗的‘三昧’了。”

黛玉笑着回应:“你说他这句‘上孤烟’好,可你还不知道他这一句其实是借鉴了前人的诗句。我给你看一句,比他这句更显得自然平淡。”

说着,黛玉便翻出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递给香菱。

香菱接过一看,点头赞叹,笑道:“原来这个‘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里化出来的啊。”

宝玉听后,大笑起来:“你已经领悟到了,不用再继续讲解了,再讲下去反而会学得太杂。你现在就试着作诗,肯定能作得很好。”

探春也笑着说道:“明天我补个帖子,邀请你加入我们的诗社。”

香菱连忙摆手笑道:“姑娘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不过是心里羡慕,学着玩玩罢了。”

探春和黛玉都笑着说:“谁不是玩呢?难道我们还真是认真作诗啊!要是我们真成了诗人,出了这园子,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呢。”

宝玉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这也算是自暴自弃了。前几天我在外面和那些读书人讨论画画,他们听说我们起了诗社,都求我把诗稿给他们看看。我就拿了几首给他们,谁不是真心叹服啊!他们还都抄下来刻印了去。”

探春和黛玉一听,急忙问道:“这是真的吗?”

宝玉笑着回答:“要是我说谎,我就是那架子上会说话的鹦鹉。”

黛玉和探春听后,都嗔怪道:“你可真是胡闹!且不说那些诗成不成,就算是好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面去啊。”

宝玉却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自古以来,都说闺阁中的笔墨不要外传,结果现在都没人知道了。”

正说着,只见惜春派入画来请宝玉过去,宝玉这才离开了。

香菱又缠着黛玉,让她把杜甫的律诗集换出来给自己看,接着又央求黛玉和探春:“你们给我出个诗题吧,让我试着作一首。等我作出来了,你们再帮我改改。”

黛玉说:“昨晚的月亮特别美,我本来就想写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可还没写成呢。要不你就写一首吧,用‘十四寒’这个韵部,你想用其中的哪几个字都行。”

香菱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拿着诗集回去后,一会儿苦思冥想地作两句诗,一会儿又舍不得放下杜甫的诗集,忍不住再读上两首。就这样,她茶不思饭不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宝钗见了,说:“你这是何苦呢,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都是颦儿把你带成这样的,我得找她理论理论去。你本来就不太机灵,现在又迷上作诗,可不就变成个大呆子了吗。”

香菱笑着说:“好姑娘,你就别逗我了。”说着,她就作好了一首诗,先拿给宝钗看。

宝钗看了,笑着说:“这首诗写得不好,不是这么个写法。你别怕难为情,尽管拿给黛玉看,看她怎么说。”

香菱听了,就拿着诗去找黛玉。黛玉接过诗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大意为:

明月高悬在夜空正中央,清冷的夜色透着丝丝寒意,那皎洁的月光洒下,如银霜般纯净,周围的光影圆润而柔和,仿佛一幅静谧的画卷。

对于诗人来说,这般美好的月色最能激发灵感,他们常常沉醉其中,尽情赏玩。对于漂泊在外的旅人而言,这清冷的月光却平添了几分愁绪,实在不忍心再去凝视。

翡翠楼边,明月宛如一面晶莹的玉镜,高悬在夜空,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珍珠帘外,月亮又似一个巨大的冰盘,静静地悬挂着。

如此美好的夜晚,哪里还需要点燃银烛来照明?晴朗的月色辉煌而明亮,将华丽的画栏都映照得清清楚楚,宛如仙境一般。

黛玉笑着说道:“你这诗里表达的意思倒是有的,只是用词不够文雅。这都是因为你平时读的诗太少,被那些有限的诗作束缚住了思路。你把现在这首诗放到一边,重新再写一首,尽管大胆地发挥你的才情去创作。”

香菱听完后,默默地回来,干脆连房间都不进了,只是独自在池塘边、大树下徘徊。她有时坐在山石上发呆,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出窍;有时又蹲在地上,用手指抠着泥土,像是要从土里挖出什么灵感来。来来往往的人看到她这副模样,都感到十分诧异,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李纨、宝钗、探春和宝玉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远远地站在山坡上,悄悄观察着香菱。只见她时而眉头紧锁,似乎在苦苦思索;时而又自己露出微笑,仿佛突然领悟了什么。

宝钗见状,笑着打趣道:“这个人怕是要走火入魔了!昨儿晚上嘟嘟哝哝,一直折腾到五更天才睡下。还没吃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她起来了,匆匆忙忙梳了头,就去找颦儿了。这一回来,就呆呆地坐了一天,作了一首诗又觉得不好,这会儿肯定是在琢磨新诗呢。”

宝玉听了,笑着感叹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从来不会白白赋予人才情和性情的。我们整天感叹,可惜她这么个人竟然被世俗所染,谁知她到底还是有今日这般造化!可见天地是最公正的。”

宝钗听了,笑着对宝玉说:“你要是能像她这样苦心钻研就好了,学什么还会不成的?”宝玉听了,只是微笑不语。

只见香菱兴致勃勃,又朝着黛玉住的地方走去。探春笑着说道:“咱们跟着她一起去,看看她写的诗怎么样,有没有点儿意思。”说着,大家便一同前往潇湘馆。

到了那儿,只见黛玉正拿着诗稿和香菱一起探讨研究。众人便问黛玉:“香菱写得怎么样?”

黛玉回答说:“对她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算很不容易了,不过还是不够好。这一首诗写得太刻意、太牵强了,还得重新再作一首。”

众人把香菱写的诗要过来看,只见诗稿上写着: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大意为:

那物既非银饰,也非水流,却倒映在窗上,透着丝丝寒意。轻轻拭目望向晴朗的天空,只见一轮明月如玉盘般被天空温柔守护着。

空气中,淡淡的梅花香气似乎要将周围的一切都染上芬芳,而那细长的柳丝上,露珠刚刚干涸。

恍惚间觉得,那地上仿佛是被残留的脂粉轻轻涂抹过的金色台阶,又好似是轻柔的白霜悄然抹过的洁白玉栏。

从梦中醒来,西楼之上已不见人影踪迹,一片静谧。那月色的余晖还在,隐隐约约能让人隔着帘子欣赏到。

宝钗笑着说道:“你这诗呀,不太像是在单纯吟咏月亮了,在‘月’字后面加上一个‘色’字倒还说得过去。你瞧,每一句写的其实都是月色。不过呢,这也算不错了。本来嘛,写诗有时候就得有点天马行空的想象,要是再给你些时间琢磨琢磨,肯定会写得更好。”

香菱本来觉得自己这首诗写得妙极了,听宝钗这么一说,顿时兴致全无,不过她又不愿意就此放弃,于是打算再好好思考一番。

她看到姐妹们在一旁说说笑笑,便独自走到台阶前的竹子下面,一边闲散地走着,一边绞尽脑汁思索诗句,对外界的声音和景象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这时,探春隔着窗户笑着对香菱说:“菱姑娘,你闲闲吧。”

香菱却有些呆呆地回答道:“‘闲’这个字在韵部里是属于‘十五删’的,用在这里和我这首诗的韵脚不符,是押错韵了。”

大家听了她这话,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宝钗打趣道:“香菱这可真是个诗痴啦。都是颦儿把她给带成这样的!”

黛玉则说道:“圣人说过‘诲人不倦’,香菱她跑来问我,我怎么能不给她讲解?”

李纨笑道:“咱们把他拉到四姑娘屋里去,让他看看那画儿,说不定能让他清醒清醒。”

言罢,众人当真起身,拉着香菱穿过藕香榭,一路来到暖香坞。

只见惜春正感到困倦,斜倚在床上小憩午觉,而她所作的画作则挂在墙上,上面覆着一层轻纱。

众人轻轻唤醒惜春,掀开轻纱,只见那画作已完成不过十分之三。

香菱眼尖,瞧见画上绘有几位美人,便指着其中两位笑道:“看,这位美人像咱们家的姑娘,那位呢,活脱脱就是林姑娘。”

探春闻言,也笑着打趣道:“凡是会作诗的,可都被画在这上面了,香菱你还不快学着点!”说完,众人又嬉笑玩闹了一阵。

众人各自散去后,香菱的心里依旧全被作诗这件事填满了。到了晚上,她对着油灯呆呆地出神,脑海里不断思索着诗句的韵律和意境。直到三更时分,她才怀着满心的思绪上床躺下,可眼睛却睁得大大的,怎么也睡不着,两眼直直地望着帐顶,思绪万千。就这样一直熬到五更,她才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天渐渐亮了,宝钗醒了过来,她轻轻听了听,发现香菱睡得还算安稳,心里不禁琢磨:“她这一整晚都在翻来覆去地思考,也不知道诗有没有做成?这会儿应该是累坏了,先别叫醒她了。”

正想着呢,就听见香菱在梦里笑着说道:“有了!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够好吗?”

宝钗听了,又是觉得好笑,又是觉得心疼,赶忙把香菱唤醒,问道:“你得到什么好诗啦?你这股子认真劲儿都快能通仙了。要是学不会作诗,反倒把自己弄出病来可怎么办!”

说完,宝钗便开始梳洗起来。梳洗完毕后,她便和姐妹们一同前往贾母那里。

原来香菱一心苦学作诗,全神贯注到了极致,白天怎么也想不出满意的诗句,没想到在梦里忽然得到了八句诗。她梳洗完毕,就急忙把诗记录下来,自己也没分辨出这诗到底好不好,便又拿着去找黛玉。

刚走到沁芳亭,就看见李纨和众姐妹正从王夫人那里回来。宝钗正跟她们说着香菱梦中作诗还说梦话的事儿。众人正笑得开心,抬头看见香菱来了,都纷纷争着要看她写的诗。

要知这诗到底写得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爷,夫人又逃婚了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金山蝴蝶 剑徒之路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史上最牛轮回 八方美人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纨绔影帝彪悍妻 未来之军娘在上 冒牌风水师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佣兵禁地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绝代神主 玛雅之小兵传奇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铁马冰河肝胆照 神州明夷录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反贼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三国之青龙镇世 宋骑天下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