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二十五笔画

首页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迷踪谍影 战场合同工 隋末之大夏龙雀 谍影凌云 抗日之铁血使命 永不解封的档案 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 明末逐鹿天下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朕,君临天下!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二十五笔画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全文阅读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txt下载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丞相殉国势难敌 宋臣屈膝开城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徐家军如乌云般压境,抵达后宋都城外之后,后宋都城内瞬间被一层厚重的恐慌阴霾所笼罩。原本热闹喧嚣的街道,此刻行人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匆匆路过的百姓,也是神色慌张,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店铺纷纷紧闭大门,往日里热闹的集市也变得冷冷清清,只有那随风飘动的幌子,在寂静中发出轻微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与不安。

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们个个神情紧张,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与迷茫。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却仿佛握不住即将到来的命运。有的士兵不时地张望着城外徐家军那密密麻麻的营帐,心中充满了绝望;有的士兵则相互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第二日清晨,丞相府中,一片死寂,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丞相府的庭院里,却无法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气息。只有偶尔传来的扫帚扫地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打破了这份令人窒息的宁静。

一个年轻的仆人,身着朴素的粗布衣裳,正低着头,神情专注地打扫着院子里的落叶。他的动作机械而缓慢,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他一边扫着落叶,一边不时地抬头望向丞相府的大门,仿佛在期待着什么,又仿佛在害怕着什么。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房的门口。只见书房的门半掩着,里面透出一股阴森的气息,仿佛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仆人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扫帚也掉落在地。

他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双脚仿佛灌了铅一般沉重。每走一步,他的心跳就加快一分,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他缓缓地走到书房门口,伸出手,轻轻地推开了门。

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只见丞相端坐在书桌前,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他的胸口插着一把匕首,鲜血已经染红了他的衣衫,顺着衣角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

仆人吓得瘫倒在地,他的双腿发软,再也无力站起。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张开嘴,想要大声呼喊,却发现自己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能发出微弱而颤抖的声音:“不好啦!丞相殉国啦!”

他的呼喊声在寂静的丞相府中回荡,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很快,丞相殉国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丞相府。府中的下人们纷纷从各个角落涌了出来,他们有的惊恐地尖叫着,有的则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到了后宋都城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听闻后,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纷纷涌上街头。他们有的泪流满面,痛哭流涕;有的则呆呆地望着天空,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他们知道,丞相是后宋的顶梁柱,是他们的希望和依靠。在他们的心中,丞相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为他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如今,丞相一死,他们仿佛失去了主心骨,后宋的命运将更加岌岌可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人群中,老泪纵横地说道:“丞相啊,您怎么就走了呢?您走了,我们后宋可怎么办啊?徐家军马上就要攻进城来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可怎么活啊!”

旁边的一位年轻妇人,怀中抱着一个年幼的孩子,也泣不成声地说道:“丞相,您是我们的好丞相啊!您一直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如今您走了,我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人群中,哭声、喊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壮的哀歌。

后宋的大臣们更是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得知丞相殉国的消息后,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务,匆匆赶到丞相府门前。他们有的神色慌张,脚步匆匆;有的则眉头紧锁,一脸忧虑。

他们聚集在丞相府门前,相互议论着,脸上满是惊恐和迷茫。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这可如何是好?丞相一死,我们后宋还有谁能主持大局?”一位身材高大、面容憔悴的大臣焦急地说道。他的双手不停地搓着,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绝望。

“是啊,如今徐家军已经逼近都城,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坐以待毙吗?”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的声音颤抖着,仿佛随时都会哭出来。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有的主张拼死抵抗,他们认为后宋虽然目前处于劣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杀敌,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我们不能就这样投降!我们后宋的将士们都是英勇无畏的,我们一定要与徐家军决一死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百姓!”一位武将大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仿佛要燃烧起来。

然而,也有的人主张投降求和。他们认为后宋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徐家军抗衡,继续抵抗只会让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不如投降,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投降了,说不定还能在徐家军手下谋个一官半职,继续为百姓效力。如果继续抵抗,我们只有死路一条啊!”一位文臣无奈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

整个丞相府门前乱成了一团,大臣们的争论声、争吵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却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办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西斜,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然而,大臣们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他们依然在争论着,争吵着。

直到傍晚时分,那些支持投降的大臣们见局势越来越危急,心中更加恐慌。他们担心再这样争论下去,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耽误投降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们开始蛊惑其他大臣。

“诸位,如今我们后宋已经没有胜算了,继续抵抗只会让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你们看看这城中的百姓,他们已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不能再让他们为我们陪葬了。不如投降吧,或许还能保住性命,也能让百姓少受一些罪。”一位投降派大臣走到人群中间,大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急切和渴望,仿佛希望所有人都能立刻同意他的观点。

“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投降了,说不定还能在徐家军手下谋个一官半职,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效力。而且,徐家军一向纪律严明,说不定会善待我们和百姓。如果我们继续抵抗,徐家军一旦攻进城来,我们和百姓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啊!”另一位投降派大臣附和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诱惑和威胁,仿佛在暗示大家如果不投降,就会面临可怕的后果。

在他们的蛊惑下,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们渐渐动摇了。他们开始思考投降的可能性,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或许投降真的是唯一的出路了。我们不能再让百姓为我们受苦了。”一位大臣低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妥协。

“是啊,我们也要为自己的性命着想啊。留得性命在,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侥幸的神情。

最终,在投降派大臣的不断蛊惑和劝说下,所有大臣决定投降。他们认为,保住性命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浮云。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已经顾不上什么国家大义、民族尊严了,只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

于是,大臣们纷纷散去,各自回到家中,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投降。他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无奈、有悔恨,也有一丝侥幸。而此时的后宋都城,依然笼罩在一片恐慌和绝望之中,仿佛一座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孤城。

此时的徐骁军帐中,灯火通明如白昼。那跳跃的烛火,将整个军帐映照得亮堂堂的,却也映照出帐内紧张而凝重的气氛。徐骁稳稳地坐在主位上,眉头紧紧锁着,仿佛两道拧在一起的麻绳,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与忧虑。他正与赵长陵和李义山这两位军中智囊商议着对策。

徐骁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赵长陵和李义山,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两位军师,如今后宋那些大臣们态度不明,就像那雾里看花,让人捉摸不透。若他们选择投降,我们该如何安置他们?若他们拼死抵抗,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赵长陵轻轻摇着手中的蒲扇,那蒲扇在烛光下晃动着,带起一阵微弱的风。他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将军,若他们投降,我们可根据他们的表现和才能,给予适当的官职。对于那些曾经在后宋朝廷中兢兢业业、有真才实学且真心归顺之人,不妨让他们为离阳王朝效力。如此一来,既能稳定后宋的局势,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引发新的动荡,又能扩充我们的人才队伍,为离阳王朝的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李义山捋着下巴上那几缕小胡子,微微点头,赞同地说道:“长陵兄所言极是。若他们抵抗,我们则无需客气,直接攻破城门,将他们一网打尽。不过,以我之见,他们投降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如今后宋大势已去,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他们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继续抵抗只是徒劳,没有别的选择。”

徐骁点了点头,双手抱在胸前,说道:“两位军师说得有理。不过,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我们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以防万一。不能因为觉得他们投降的可能性大,就放松警惕。”

就在他们商议之时,一个亲卫站在军帐外,恭敬地行礼说道:“禀将军、两位军师,后宋的大臣们前来投降了!”

徐骁三人听到后,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他们相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徐骁一边笑着,一边吐槽着:“早这样不就好了吗?还省得我为了这后宋之事,这几夜都没睡个好觉,头发都掉了不少!”

赵长陵和李义山也都笑着回应:“说的好像早投降你就能早睡似的!不过,这后宋大臣们倒是识时务,知道大势已去,便乖乖来降了。”

于是,徐骁等三人整理了一下衣衫,徐骁特意将身上的铠甲抚平,赵长陵将蒲扇别在腰间,李义山则将小胡子又捋了捋,然后一同走出军帐,前去接见后宋的大臣们。

只见后宋的大臣们一个个垂头丧气,面如死灰,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一般。他们缓缓地向徐家军的大本营走来,脚步拖沓,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无奈和悔恨,仿佛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叹息。

徐骁站在营帐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看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臣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走上前去,大声说道:“诸位大臣,如今你们选择投降,是明智之举。只要你们真心归顺离阳王朝,我徐骁保证不会亏待你们。离阳王朝向来重视人才,只要你们有才能、有忠诚,定能在新的朝廷中有一番作为。”

后宋的大臣们纷纷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口中齐声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等愿真心归顺离阳王朝,为将军和朝廷效犬马之劳。”

徐骁看着他们,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都起来吧。今日天色已晚,你们先在军营暂住一晚,待明日我们就投降事宜仔细沟通。”

后宋的大臣们站起身来,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徐家军的士兵,前往军营休息。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那么渺小和落寞,仿佛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

第二日,阳光明媚,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徐骁召集后宋的大臣们来到军帐中。他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众人,那目光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内心。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我们就投降事宜进行商议。凡是真心投降的人,依旧官复原职在都城里工作,为离阳王朝效力。你们在原来的职位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能够更好地维持都城的稳定和发展。不过,你们要明白,如今你们是离阳王朝的臣子,要遵守离阳王朝的律法和规矩,不得再有二心。其他誓死不投降的,我会安排一支小部队,将他们和你们的小皇帝及费将军一同押往离阳王朝,由朝廷发落。”

后宋的大臣们听了,有的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有的则忧心忡忡,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纷纷上前一步,跪地表示:“将军,我等真心归顺,愿为离阳王朝效犬马之劳,定当尽心尽力,不负将军和朝廷的期望。”

而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妄图反抗的大臣们则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们心中充满了悔恨,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定地选择投降,如今却要面临被押往离阳王朝的命运。

经过半天的时间,徐家军便将真心投降的和非真心投降的区分开了。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被安排在军营中休息,他们有的相互交谈着,谈论着未来的打算;有的则静静地坐在一旁,思考着如何在新的朝廷中立足。而非真心投降的大臣们则被捆绑起来,他们挣扎着,口中喊着冤枉,但没有人理会他们。随后,他们与后宋小皇帝及费将军一同被押上了囚车。

当夜,一支小部队押送着囚车,向着离阳王朝的方向进发。囚车里,后宋小皇帝面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悔恨。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好好治理国家,整日沉迷于享乐,荒废了朝政,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想起了曾经的后宋,繁华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费将军则一脸悲愤,他望着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大臣们,如今却成了阶下囚,心中充满了不甘。他大声喊道:“我后宋虽败,但我们的精神永存!你们这些叛徒,迟早会遭到报应的!我后宋的百姓不会忘记你们的背叛!”

然而,他的喊声在夜空中渐渐消散,没有人理会他。小部队押送着囚车,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一串沉闷的车轮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徐骁在处理完后宋大臣们的事情后,便开始着手接收后宋都城。他带领着徐家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后宋都城。百姓们看到徐家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街道两旁,好奇地看着这支军队。

徐骁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示意。百姓们看到徐骁如此和蔼可亲,心中的戒备也渐渐放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上前来,跪地说道:“将军,我们后宋百姓苦啊!如今您来了,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徐骁连忙下马,将老人扶起,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我徐骁定会好好治理这后宋都城,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离阳王朝向来以民为本,不会亏待大家的。”

徐骁在都城中设立了临时衙门,开始对后宋的政务进行整顿。他任用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让他们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负责管理都城的各项事务。他对这些大臣们说道:“你们在原来的职位上都有一定的经验,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都城的百姓谋福祉。如果你们做得好,朝廷不会亏待你们;但如果你们敢有二心,我徐骁绝不轻饶。”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同时,徐骁还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他组织士兵帮助百姓修缮房屋,开垦农田,还从军粮中拿出一部分分发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徐骁的努力下,后宋都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街道上,店铺重新开张,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行人络绎不绝。孩子们在街道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一片祥和的景象。田野里,农民们忙着耕种,他们挥舞着锄头,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而此时,距离徐骁灭掉后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左右。他又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和平地接收了后宋都城。至此,后隋和后宋这两个唇齿之间的国家,正式成为了离阳王朝的版图。离阳王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远在千里之外的离阳王朝都城,皇帝赵礼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悦。他在朝堂上,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每次朝会时,他都要当着全朝文武百官称赞徐骁。

赵礼站在龙椅前,慷慨激昂地说道:“徐骁将军真乃我离阳王朝的栋梁之才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竟然灭了两个国家,为我离阳王朝扩张了版图,功不可没!他的英勇和智慧,让我离阳王朝的威名远扬,周边各国都不敢小觑我们。徐骁将军,是离阳王朝的骄傲!”

文武百官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徐骁将军英勇!徐骁将军乃我离阳王朝之福啊!”

徐骁的威名传遍了整个离阳王朝,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也为离阳王朝的繁荣和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茶馆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徐骁的事迹,眼中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听说那徐骁将军,智勇双全,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把后隋和后宋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位茶客说道。

“是啊,而且他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你看那后宋都城,现在变得多好啊,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另一位茶客附和道。

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离阳王朝在徐骁等将领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而周边各国也在暗中观察着,谋划着自己的未来。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个决策、每一场战争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而徐骁,这位传奇的将军,也将继续书写属于他的辉煌篇章,为离阳王朝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

正所谓:

后宋末路势难留,丞相殉国群龙忧。

朝堂无主心惶惶,投降派语乱眼眸。

众臣蛊惑心生怯,齐赴徐营把头叩。

徐骁睿智察忠奸,真心假意分左右。

真心留任原职守,假意囚车向离州。

徐军入驻都城稳,秩序井然民不愁。

减赋安民施善策,重建家园乐悠悠。

数月光阴情谊厚,百姓拥戴美名留。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国色生枭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金山蝴蝶 从巨人开始的无限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史上最牛轮回 惜花芷 千金嫁到之爱上俏总裁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一纸契约,娇妻难养 攻略学霸的108个小技巧 纨绔影帝彪悍妻 小侯爷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重启2009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奋斗在沙俄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这个魏延不一样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水浒新梦 三国:玄行天下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大周皇商 神州明夷录 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浮世离歌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宋骑天下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二十五笔画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txt下载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最新章节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