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二十五笔画

首页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谍海王牌 迷踪谍影 抗日之铁血使命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修罗武神 调教太平洋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二十五笔画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全文阅读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txt下载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章 寒夜奇谋断军旗 血战都城铸传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风云变幻的乱世春秋之中,离阳王朝宛如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巨轮。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如同暗夜中的猛兽,野心勃勃的想要统一着中原大陆。在这复杂的局势下,离阳皇帝端坐在金銮殿上,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在这乱世中带领离阳统一天下。

此时,徐骁,这位在乱世中崛起的一代枭雄,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在离阳王朝的权力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深知东越国对离阳王朝的潜在威胁,经过深思熟虑,向皇帝提出了先攻打东越,再图北汉的战略建议。

离阳皇帝采纳了徐骁的建议,经过一番权衡,下令派顾剑棠挥师攻打东越。当这一消息传入徐骁耳中时,他心中那块悬着的巨石终于缓缓落下,安定了几分。他明白,这一决策为徐家军后续的行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

徐骁,这位威名远扬的枭雄,麾下拥有三十万徐家军。这支军队犹如一群饥饿的猛虎,平日里蛰伏在山林之中,一旦出笼,便势不可挡,威震四方。徐骁深知此次攻打北汉,时机与准备缺一不可。北汉地处要冲,城防坚固,军队训练有素,若贸然进攻,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得到离阳皇帝决策的消息后,他当机立断,命人传令全军,五日后正式发起对北汉都城的进攻。

这五日,是紧张而有序的筹备期。徐家军的营地中,一片忙碌的景象。全军上下,从将领到士卒,皆投入到紧张的武器检查之中。每一件兵器都被仔细审视,刀刃是否锋利,弓弦是否紧实,箭矢是否充足,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工匠们日夜不停地敲打着铁器,为士兵们修理和打造武器,确保在战场上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不出现丝毫差错。

将领们则忙着制定作战计划,研究北汉都城的地形和防御工事,根据士兵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的兵力部署。士卒们也在反复演练战术,熟悉进攻的路线和信号,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日转瞬即逝。拂晓时分,天色尚暗,大地还沉浸在夜的寂静之中,仿佛一切都还在沉睡。然而,徐家军的营地却已沸腾起来。三十万黑甲铁骑,如黑色的潮水般涌动,他们身着精良铠甲,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手持锋利兵器,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寒意;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徐骁身披战甲,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全军。他心中明白,这一战关系到徐家军的未来,也关系到离阳王朝的兴衰。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如离弦之箭,向着北汉都城奔腾而去。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预示着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即将来临。

北汉方面,得知徐家军来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迅速做出应对。以名将樊大将军为统帅,北汉军队严阵以待。樊大将军久经沙场,深知徐家军的厉害。他深知徐家军以骑兵着称,机动性强,攻击力猛,若正面交锋,北汉军队很难抵挡。因此,他决定凭借都城的地利优势,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准备顽抗到底。

他精心布置防御,将士兵分配到各个关键位置,严守城门与城墙。在城墙上,设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机,准备了充足的箭矢和石块;在城门处,设置了多重障碍物,加强了防御力量。同时,他还安排了巡逻队,在城内和城墙周围不间断地巡逻,防止徐家军的偷袭。

徐家军发起进攻后,迅速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他们采用骑兵突袭与重步兵攻城相结合的战术,灵活多变,让北汉军队防不胜防。骑兵如疾风般穿梭在战场,他们身姿矫健,马术精湛,在北汉军队的阵营中来回穿梭,寻找敌军的薄弱环节。一旦发现目标,便如猛虎下山般发起突然袭击,打乱敌军的部署。

他们的攻击迅猛而凌厉,让北汉军队陷入了混乱之中。重步兵则如移动的堡垒,他们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巨大的盾牌和锋利的长枪,稳步推进。他们用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城门与城墙,每一次撞击都让城墙微微颤抖。

同时,徐骁还运用“围三阙一”的战术,故意留出一个缺口,试图分化守军,使其产生侥幸心理,从而降低防御的强度。他深知,人在绝境中往往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而留出一个缺口,会让守军觉得有逃生的希望,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削弱他们的防御意志。

徐骁更是亲率主力,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扑北汉都城。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手中的长枪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英勇行为鼓舞着士卒们的士气,让他们忘却了恐惧和疲惫,奋勇向前。

然而,北汉军队并非等闲之辈,樊大将军依托城防,指挥守军进行猛烈反击。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射向徐家军,许多士卒被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滚木礌石不断从城墙上落下,如冰雹般砸向徐家军,给徐家军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攻城战异常激烈,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战士们的鲜血。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惨不忍睹。

这场攻城战持续了整整五个月,徐家军虽然奋勇拼杀,但依旧未能攻下北汉都城。长时间的战斗让徐家军死伤惨重,士卒们疲惫不堪。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沧桑,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迷茫和绝望。徐骁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既痛心又庆幸。

痛心的是无数将士的生命消逝在战场上,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庆幸的则是东越国的军队没有在这个关键时刻到来。倘若东越国与北汉联手,前后夹击徐家军,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徐家军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愈发寒冷。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吹在人们的脸上,让人感到生疼。一个暴风雪肆虐的夜晚,北汉的军营中一片寂静,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发出尖锐的呼啸声;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掩埋。

士兵们躲在营帐里,裹着厚厚的棉被,瑟瑟发抖。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徐骁却带着三百铁骑,顶着狂风暴雪,如鬼魅般悄然接近北汉军营。

狂风呼啸,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雪花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痛。但徐骁和他的铁骑们却毫不退缩,他们紧紧地跟在徐骁身后,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意志,在暴风雪的掩护下,一步步靠近目标。

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宛如一群来自地狱的幽灵。终于,他们趁着夜色,摸到了北汉的军旗前。那军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徐骁等人挑衅。

徐骁手持大刀,目光坚定而冷峻。他纵身一跃,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军旗,大刀挥舞,带着凌厉的气势,瞬间将军旗砍断。随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断旗插在了自家茅坑里。

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却意义非凡。军旗是一个军队的象征,它代表着军队的荣誉和尊严。砍断并侮辱敌军军旗,极大地打击了北汉军队的士气。北汉士卒们得知此事后,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沮丧,原本就因长期作战而疲惫不堪的他们,士气更加低落。他们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对战争的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就这样,战争在寒冷与疲惫中一直持续到来年开春。长时间的消耗战让徐骁深知,如此拖下去,对徐家军来说极为不利。徐家军远离家乡,后勤补给困难,士卒们思乡情绪渐浓。他们想念家乡的亲人,想念那温暖的港湾,对战争的厌倦情绪日益增长。

而北汉军队则凭借都城的地利,坚守不出,试图耗尽徐家军的粮草和士气。他们深知,徐家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有限,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等到徐家军不战自溃的那一天。

徐骁深知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打破这僵持不下的局面。他日夜思索,分析着战场上的形势和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他深知,北汉军队虽然坚守不出,但他们的粮草供应也并非无限。只要能够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就能迫使他们出城决战。

于是,他决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深入敌后,破坏北汉军队的粮草运输线。同时,他加强了对北汉都城的围困,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让北汉军队不得安宁。

一日,残阳如血,将徐家军营地染成一片暗红。军帐之中,烛火摇曳,徐骁端坐主位,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身旁两侧,赵长陵与李义山两位军师正襟危坐,三人围在巨大的地图前,目光紧紧锁定北汉都城的方向,仔细分析着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

北汉都城,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城防工事坚如磐石,北汉名将樊盛伟更是以善守着称,徐家军已在此地苦战七八个月,却始终未能攻破城门,战事陷入了僵局。

李义山沉思良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战术策略,突然,他眼前一亮,仿佛黑暗中闪过一道曙光。他猛地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将军,如今战事胶着,我军强攻损失惨重,却收效甚微。我们不妨另辟蹊径,在正面战场吸引敌军注意力时,派几支精锐部队趁夜攀墙。待他们成功潜入城内,焚毁粮仓,断其补给,动摇敌军军心;同时打开城门,之后主力趁乱攻入城内。如此一来,或许能打破这僵局,扭转战局。”

徐骁和赵长陵听后,微微低头,陷入沉思。片刻后,两人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都认为此计可行。正面战场的强攻,犹如一场声势浩大的表演,能够吸引北汉军队的大部分兵力,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城门和城墙的防御上,从而为精锐部队的行动创造绝佳机会。而焚毁粮仓,就如同斩断了北汉军队的命脉,让他们陷入饥饿与恐慌之中,军心必然大乱;打开城门则能让徐家军主力如洪水般顺利攻入城内,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将敌军一举击败。

徐骁向来雷厉风行,立刻在军中挑选了五支五百人的精锐部队。这些士卒,皆是徐家军中的佼佼者,他们身经百战,历经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武艺高强,忠诚勇敢。他们就像五把锋利的匕首,随时准备刺向敌人的心脏。

徐骁来到他们面前,看着这些英勇的将士,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他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如钟,大声说道:“诸位将士,我与两位军师商量后,决定明日我徐家军大军正面攻打北汉都城。尔等尽管休息,养精蓄锐,待到明日午夜时分,我需要你们从五个地方攀墙而入。不管那支部队先行完成计划,尔等都是记大功一件,有没有信心?”

被挑选出来的五支部队共两千五百人,齐声喊道:“有!有!有!”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展现出他们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这声音在军营中回荡,让每一个徐家军士卒都感受到了他们的热血与豪情。徐骁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本将军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次日拂晓,天色尚未大亮,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徐骁一声令下,徐家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再次向北汉都城发起进攻。刹那间,战鼓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震碎;喊杀声惊天动地,如同猛兽的咆哮,让人胆战心惊。

徐家军的士卒们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和城墙,他们奋勇攀登,不顾敌军的箭石和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每一支箭都带着致命的威胁,每一块滚木礌石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但徐家军士卒们毫不畏惧,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攻破城门,战胜敌人。他们奋勇向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攻城的阶梯。

北汉军队在名将樊盛伟的带领下,顽强抵抗。樊盛伟深知此次战斗的重要性,他亲自站在城墙上指挥作战,目光如炬,扫视着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大声鼓励士卒们坚守岗位,不要退缩。北汉士卒们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用弓箭、长枪等武器奋力抵抗徐家军的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每一刻都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和地面,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血色的外衣。

就这样,从日出到日落,徐家军发起了十次进攻。每一次进攻,徐家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士卒倒在了血泊之中,但他们始终没有退缩。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是为了最终的胜利。

樊盛伟在战斗间隙,得到了北汉皇帝有关东越国的军队半路折回去的信息。他心中无奈,毕竟东越国此刻也在抵御顾剑棠带着离阳王师的强势攻击,东越的军队折回去救自己的国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反而继续加强着城门的防御工事。

这也是徐骁攻打了七八个月还是没有攻打下来的原因,北汉都城的城防工事十分坚固,城墙高大厚实,城门坚固无比,加上樊盛伟的精心防守,让徐家军屡攻不下。

再次经过一个白天的十次进攻,徐家军依旧没有破城的希望。徐骁站在阵前,看着眼前坚固的城墙和顽强抵抗的敌军,心中焦急万分。他的眉头紧锁,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只能强忍着焦虑,期待午夜的信号。他深知,此次行动的关键就在于那五支精锐部队能否成功完成任务。

事情按照徐骁的计划进行着。午夜时分,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之中,只有寒风在耳边呼啸,发出呜呜的声响。挑选的五支部队,分别从五处地方开始攀墙。他们身手敏捷,如灵猴般迅速向上攀登,脚步轻盈而稳健。然而,战争总是充满了变数。

在第一支部队登上城墙时,不幸被守军发现。顿时,警报声响起,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夜的宁静,北汉守军如潮水般涌来,与精锐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紧接着,又有两三处发起厮杀声,原本寂静的夜晚被战火点燃,喊杀声、刀剑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但这些精锐部队的士卒们并没有退缩,他们牢记徐骁的命令,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城墙上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决绝的勇气。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仿佛在告诉敌人:我们不会退缩,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尽管面临着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们依然顽强抵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闪烁,成为了战场上最耀眼的存在。

就在第二日拂晓时刻,经过一夜的激战,北汉都城的城门,由内慢慢的打开。原来,经过精锐部队的奋力拼杀,他们终于成功焚毁了粮仓,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浓烟滚滚,弥漫在城市的上空。大火让北汉军队陷入了恐慌之中,军心大乱。同时,部分士卒找到了城门的控制机关,在敌军混乱之际,打开了城门。

徐骁就等着这一刻,在城门微微打开之际,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坚定,立刻命令大军向城内攻去。徐家军的士卒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门,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向着城内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他们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敌人的灵魂都震碎。

等到徐骁第一个冲进城内时,他看到的是一片惨烈的景象。派出去的五支部队全部战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任务。最后,由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城门完全打开。这个士兵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豪,他虽然身负重伤,但依然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他的身体摇摇欲坠,但他的精神却无比高大。徐骁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知道,这些士卒是徐家军的骄傲,是真正的英雄。

很快,徐家军便突破城门,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在太阳升起之时,徐家军彻底掌控了北汉都城。城内的北汉军队在徐家军的猛烈攻击下,纷纷溃败。他们四处逃窜,试图寻找藏身之处,但徐家军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徐家军士卒们如同一群凶猛的猎犬,紧紧地追赶着敌人,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而樊盛伟大将军见大势已去,率北汉的残部退守皇宫金銮殿,试图以巷战拖延时间。他深知,皇宫是北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坚守住这里,或许还有一丝转机。于是,他指挥残部在皇宫周围布置防线,利用街道和建筑物的掩护,与徐家军展开巷战。街道上,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鲜血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流淌在石板路上。

徐骁率亲兵突入殿内,与樊大将军正面交锋。这是一场巅峰对决,两位名将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和勇气。徐骁手持大刀,威风凛凛,每一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劈开。

樊盛伟则挥舞着长枪,如蛟龙出海,灵活多变,枪尖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两人在殿内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周围的士卒们都被他们的气势所震撼,纷纷停下手中的战斗,注视着这场决战。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惊叹,仿佛在见证一场传奇的诞生。

直到日落时分,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徐骁终于找到了樊盛伟的破绽,他大喝一声,一刀斩下,阵斩敌将。樊盛伟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甘和无奈。他一生征战无数,却最终倒在了徐骁的刀下。随着樊盛伟的倒下,北汉军队的士气彻底崩溃。徐骁趁势指挥徐家军发起总攻,俘虏了北汉皇帝,终结了北汉最后的抵抗。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没有就此结束。为了震慑北汉残留的反抗势力,徐骁下令屠城三日。这一命令让徐家军的士卒们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痛苦和无奈的神情。他们深知,这些无辜的百姓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他们更清楚,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绝对的威慑才能换来长久的和平。如果不采取强硬手段,北汉的反抗势力可能会死灰复燃,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陷入战争的苦难之中。

于是,他们含着泪,执行了命令。北汉王室及抵抗派系尽数剿灭,整个北汉都城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街道上,尸体堆积如山,惨叫声和哭喊声不绝于耳。孩子们失去了父母,老人失去了子女,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悲伤和绝望的气息。

自此,徐骁首次展现出‘人屠’的手段。他的名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剑,让敌人闻风丧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徐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离阳王朝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也留下了无尽的争议和血泪。他的传奇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永恒的话题。

有人敬佩他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认为他是离阳王朝的功臣;也有人唾弃他的残忍手段,认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屠夫。但无论如何,徐骁的名字,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对象。

————————————————

正所谓:

顾剑棠攻东越忙,徐骁趁隙伐北疆。

樊将守城如铁壁,七八月战未开疆。

冬夜雪飞寒气荡,骁率三百斩旗扬。

敌帜归来茅厕插,士气北汉顿消亡。

开春义山献良策,正面佯攻夜攀墙。

五队精兵齐奋勇,拂晓城破敌仓惶。

傍晚皇宫残兵丧,樊盛伟死剑光凉。

为慑余顽屠三日,人屠恶名自此扬。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金山蝴蝶 从巨人开始的无限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史上最牛轮回 八方美人 千金嫁到之爱上俏总裁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大唐一品 末日蟑螂 重生之饥饿年代 攻略学霸的108个小技巧 未来之军娘在上 小侯爷 重启2009 沧笙踏歌骨遗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明天下 九鼎问道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最近更新水浒新梦 三国:玄行天下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大周皇商 神州明夷录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大宋闲医 反贼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八百铁骑,镇万界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二十五笔画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txt下载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最新章节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