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地铁站,新升级的智能售票机突然开始播放九十年代流行金曲。云昭在机器前排队买票,电子猫蹲在闸机上甩尾巴,黄金铠甲映着站台闪烁的指示灯。程自在举着手机拍摄,镜头对准那台正在跳像素舞的售票机。
师姐,他指着触摸屏上错乱的票价表,这台机器从运营开始就抽风——买三站显示成八站票价,去机场却算出儿童票价格。
沈知白推了推被乘客挤歪的眼镜,防蓝光镜片反射出支付系统的乱码:更荒谬的是,售票记录显示正在调用2018年的票价系统,单程票还是五年前的定价。
电子猫轻盈地跳上投币口,尾巴挂坠变成票务检测仪,对着二维码扫描器发出细微震动。当云昭选择目的地时,屏幕突然用报站音提醒:检测到常用路线,推荐购买计次卡——参照2019年通勤优惠方案。
程自在的直播间飘过几条弹幕:
车票在出票口跳探戈
站名列表在玩贪吃蛇
快看找零硬币在叠罗汉
突然,整个售票区热闹起来——相邻闸机同步响起不同年代的提示音,电子地图切换怀旧皮肤,最老的那台检票机竟开始回忆各个时期的站台广播。电子猫炸毛成蒲公英,黄金铠甲展开成防拥挤屏障。
地铁运营部检查后发现,这是新部署的智能票务系统,本意是提升购票效率,但数据库错误接入了设备四年的售票记录。现在系统正在同时执行不同年代的票务规则,甚至给新设备加载传统的纸质票打孔器。
它非要我使用交通卡!游客举着被拒绝的移动支付界面抱怨,说我的手机支付不符合2022年的乘车规范!
触摸屏闪现委屈的地铁标志:根据购票记录分析...话音未落就被电子猫拍出七彩光轨。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每张经过系统的车票都出现异常——电子票浮现老式磁卡条纹,购票记录显示为手写票据。
当检修员准备重启时,云昭按住取消键:还记得那个总吞币的老式售票机吗?她讲述起这里的变迁:最初简陋的投币箱,后来支持扫码的触摸屏,甚至某个暴雨天,工作人员手工发放应急票的温暖。
购票界面逐渐稳定,屏幕开始展示老照片。当说到去年新线开通时,老市民带着孙辈体验首班车的温馨场景,所有设备突然同步亮起,在站台光影中映出穿梭时光的虹晕。
第二天售票机恢复正常,但多了个时光旅程功能。扫码会随机播放某年的地铁广播,偶尔会在购票时显示老站务员的贴心提示。只有电子猫发现,深夜的售票机前,会给晚归的乘客推荐最短路径。
当新乘客好奇为什么这里的服务特别周到时常客会指指那台偶尔会多找零一元的智能设备——就像某个总爱提醒注意脚下的老站务员还在时那样。列车进站,载着无数故事驶向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