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岛的晨光被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打在防风墙上噼啪作响。这是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比丰饶岛的初雪早了近一个月,雪粒混着盐碱土,落在地上瞬间融化成泥,又很快结冰,比单纯的雪地更滑,每一步都暗藏风险。
林凡裹紧涂抹羊脂的鹿皮披风,踩着冰泥混合的盐碱土往陷阱区走,鹿皮靴底缠着防滑的藤蔓,却仍不时打滑。他心里清楚,这场雪意味着严寒正式降临,砾石岛的生存难度将再升一级,必须抓紧每一份资源储备。
陷阱区设在树林边缘的背风凹处,有了意外收获。昨晚用金属丝和野鹿角改造的雪地陷阱,困住了一只通体雪白的野狐,正蜷缩在陷阱里发抖,狐毛蓬松厚实,与积雪几乎融为一体,想来是雪夜觅食时,被陷阱里的腊羊肉诱饵吸引——这是林凡特意针对雪天调整的陷阱,用深色诱饵在白雪中形成对比,提高命中率。
白狐皮毛是绝佳的保暖材料,比普通狐皮更厚实,鞣制后能做一顶狐裘帽,抵御砾石岛的寒风雪粒;狐肉虽少,却肉质细嫩,适合烤制,狐骨可磨成粉当调味料,狐油能补充少量油脂——在食物和保暖物资都稀缺的雪天,这样的收获堪称“雪中送炭”。
林凡麻利地处理白狐,皮毛小心梳理干净,用鹿筋捆扎在晒架的防风保温层内,避免雪水浸湿;狐肉分成两份,一份留作早餐,一份切成细条用海盐+野蒜碎腌制,准备用新做的风力烤炉烤制。
早餐是狐肉燕麦粥。他启动风力鼓风机,灶火在寒风中依旧稳定,用金属罐头盒加热风力淡化器产出的淡水,水沸后倒入脱壳燕麦,煮至黏稠,再放入狐肉块和雾培的嫩菠菜,小火慢熬。
趁着煮粥的间隙,他检查了育苗温室,积雪压在温室顶部的塑料板上,他赶紧用木杆清理积雪,又给温室加装了两层鹿皮帘,将风力供暖片的功率调大——这是昨晚连夜改造的,通过增加齿轮转速提升供暖效率,确保幼苗在雪天不受冻。
吃完早餐,林凡扛起金属砍刀,冒着小雪沿着退潮后的礁石滩搜寻海洋垃圾。他的目标很明确:雪天烹饪耗柴且效率低,需做一套简易风力烤炉,利用风能驱动风扇控温,实现高效烤制;同时,雪天衣物易湿,需用白狐油和羊脂混合,制作防水保暖的油脂膏,保养所有兽皮衣物。
逛了三个多时辰,他在一处被积雪覆盖的礁石堆后有了收获:一个完整的金属烤盆、几片耐高温的陶瓷板、一套小型风力传动风扇、一块厚实的石棉布、一卷防火棉线,还有一个带通风口的金属外壳——这是废弃的船舶应急烤炉残骸,核心部件完好,稍作改造就能用。
最惊喜的是,找到一袋干燥的火山灰(藏在破损的布袋里),混合油脂后能增强防水性,比单纯的羊脂效果更好。
回到营地,他立刻动手改造风力烤炉。将金属外壳固定在防风墙旁,内部铺设陶瓷板,底部安装风力传动风扇,风扇通过齿轮组与风车联动,烤盆放在陶瓷板上,顶部加装可调节的防火盖板,盖板留通风口,用防火棉线密封边缘。
风一吹,风扇转动,既能均匀分散热量,又能控制炉内温度,避免烤焦食物——这套烤炉无需手动添柴控温,只需将食材放入,设定好通风口大小,就能自动烤制,比传统火堆烤制效率高,还能节省燃料,完美适配砾石岛雪天的生存需求。
丰饶岛从不用为燃料发愁,烤食只需架起火堆,如今在砾石岛,这台风力烤炉成了雪天烹饪的核心,是经验教会他的“借力生存”之道。
烤炉刚调试好,他就把腌制好的狐肉条放在烤盆里,盖上盖板,调整好通风口。风车转动带动风扇,炉内温度逐渐升高,狐肉的香气慢慢渗出,混合着风雪的寒意,格外诱人。
接下来是制作防水保暖油脂膏。将白狐油和羊脂按比例放入金属勺,用灶火加热融化,加入适量火山灰,搅拌均匀后倒入陶瓷罐中冷却——这种混合油脂膏黏性更强,防水性和保暖性远超单纯的羊脂,涂抹在兽皮衣物上,能有效抵御风雪侵袭。
忙到中午,风力烤炉里的狐肉条已经烤好,外皮焦脆,内里鲜嫩,带着淡淡的咸香。他又从育苗温室里摘下新鲜的菠菜,用金属罐头盒清炒,加入少许油脂膏提香,清爽可口。
午餐就是烤狐肉条配炒菠菜,再搭配一块燕麦肉团,在呼啸的风雪中,这顿热气腾腾的饭菜格外珍贵,每一口都透着生存的暖意。
下午,他升级了住所的保暖性能。用石棉布和防水布在窝棚内侧加了一层保温层,地面铺上双层鹿皮和干草,门口挂上白狐皮帘,将风力供暖片的分支管道引入窝棚,通过小型散热片释放热量——这是用之前捡的金属管改造的,能让窝棚内的温度提升好几度,彻底告别寒冷。
趁着雪势减弱,他去检查潮间带的蛤蜊陷阱,积雪覆盖了大部分潮滩,好在陷阱设在背风处,收获了十几只冻得半僵的蛤蜊,还有一条躲在石缝里的海鱼——这是雪天里难得的海鲜补充。
晚餐是蛤蜊鱼汤配烤燕麦饼。他用风力烤炉加热金属罐头盒,倒入淡水,放入蛤蜊和海鱼,煮至蛤蜊开口,加入切碎的菠菜和燕麦粉,煮成浓稠的鱼汤;燕麦饼则是用脱壳燕麦粉混合少量油脂膏制成,放在烤炉余温区烘烤,外酥里嫩,带着油脂的醇香。
晚餐过后,林凡坐在温暖的窝棚里,看着窗外的风雪,听着风力烤炉和风车转动的声响,心里满是踏实。他用塑料片记录当天的经历:“砾石岛雪日,获白狐,制风力烤炉与防水油脂膏,升级住所保暖,捕蛤蜊海鱼。丰饶岛的顺境未有的磨砺,砾石岛的风雪全教会了,借风取暖,以脂御寒,绝境亦能安身。”
写完日志,他检查了育苗温室的温度,给风力烤炉添加了防护罩,又将所有兽皮衣物涂抹上油脂膏,挂在窝棚内晾干。
夜幕降临,砾石岛的风雪依旧未停,但窝棚内温暖干燥,白狐皮帘挡住了寒风,风力供暖片散发着持续的热量。林凡躺在铺着双层鹿皮的床板上,盖着涂抹油脂膏的披风,没有了对严寒的恐惧。
他知道,砾石岛的雪天还会持续,未来可能还会遇到更极端的暴雪、更稀缺的猎物,但他已经搭建起一套完整的“风雪生存体系”:风力驱动烹饪、供暖、烤制,混合油脂膏保障衣物防水保暖,育苗温室保障蔬菜供应,每一个环节都透着经验的沉淀和智慧的变通。
这些成就,都源于丰饶岛那些看似平凡的积累,如今在砾石岛的风雪中,化作了最坚实的生存力量。
明天,他要测试风力烤炉在暴雪天气下的稳定性,调整窝棚内的散热片角度;还要用剩余的白狐皮制作一双保暖手套,搭配狐裘帽,应对持续的严寒;再收集更多火山灰,制作足量的防水油脂膏,为长期雪天生存做准备。
窝棚外的风车叶片在风雪中转动,风力烤炉的余温透过墙壁传递进来,白狐皮帘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林凡闭上眼睛,梦里没有了对风雪的抗拒,只有烤炉的香气、温暖的窝棚,还有来年冰雪消融、幼苗破土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