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

用户26182811

首页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全球神只之开局狩猎精灵女王 兽世逮捕令:小萌宠,别跑! 踏星 快穿女帝家的小白狐 异星遗迹猎人 末日苟到尸帝 龙骑长 这个地球很危险 快穿之男二上位系统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 用户26182811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全文阅读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txt下载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253章 挑选新的探险成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控制中心的全息星图缓缓旋转,无数光点在深邃的黑色背景中明明灭灭。傅水恒教授站在星图前,银白色的发丝在星光照耀下泛着淡淡光晕。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猎户座旋臂,停留在那个记录了人类文明所有荣光的微小光点上。

“我们曾经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傅教授的声音在圆形大厅里回荡,透过量子通讯网络,传递到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我们学会了倾听星辰的低语。”

陈智林博士从数据终端前抬起头,眼镜片上反射着星图的流光。他刚刚结束了对银心能源模式的第三十七次模拟测试,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黑,但目光却异常明亮。

“傅老,报名数据开始涌入了。”他轻触控制面板,一道流光从星图中心迸发,展开成数百个小型视窗,每个窗口都映着一张年轻而充满期待的脸庞。

在傅教授身旁,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踮起脚尖,努力想要触碰到全息投影中一颗正在爆发的超新星影像。傅博文——傅教授的孙子,也是上一次银河系探险中最年轻的成员——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着这些即将加入他们的新面孔。

“爷爷,那个姐姐的头发像星云一样。”博文指着其中一个视窗,画面中的女孩拥有一头渐变紫色的秀发,发梢点缀着细小的光点,仿佛将玫瑰星云藏在了发丝之间。

傅教授温和地抚摸孙子的头,转向陈智林:“开始吧,让我们见见未来的星辰之子。”

一、星辰之约

招募公告发布后的第七天,月球静海基地的选拔中心已经聚集了来自太阳系各处的五百名初选合格者。他们是从全球三百万报名者中筛选出的精英,每一个都拥有令人瞩目的才华。

大厅中央,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展示着这次招募的宗旨:

“我们寻求的不只是科学家或艺术家,而是能够以全新视角感知宇宙的探索者。我们需要你们的理性与直觉,逻辑与灵感,科学与艺术,共同编织对宇宙更深层次的理解。”

陈智林站在平台上方,注视着下方熙攘的人群。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接触天体物理学的那个下午,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窗户,落在翻开的那一页《宇宙的琴弦》上。如今,他站在这里,寻找着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对宇宙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紧张吗?”傅教授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边。

陈智林微微点头:“每次选择都意味着改变人类文明的轨迹,这种重量从未减轻过。”

傅博文拉着爷爷的衣角,小声说:“陈叔叔,我能感觉到哪些人是真正喜欢星星的。”

陈博士和傅教授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博文在上一轮探险中展现出的独特感知能力,已经多次证明了其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决定让这个孩子参与选拔过程的原因。

第一轮测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二、聆听星之声

测试厅没有复杂的仪器,没有试卷,也没有技术演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空间,中央悬浮着一颗由全息技术精确重构的参宿四恒星模型。

“请闭上眼睛,聆听。”引导音频如是说。

参宿四在全息投影中缓慢地 pulsating,那是有别于它实际脉动周期的一种艺术化呈现。深红色的光芒如同呼吸般明暗交替,伴随着几乎不可闻的低频声波——那是根据恒星内部核聚变产生的震动转换而成的音频。

来自木卫三的能源工程师李星澜站在人群中,眉头微蹙。她原本准备了详尽的星际能源收集方案,却没想到第一轮测试如此……抽象。

“这是什么测试?”她低声向身旁那个紫发女孩询问。

女孩微微一笑,眼睛仍然闭着:“在听星星的心跳呢。你不觉得它的节奏很悲伤吗?像一位即将告别世界的老人。”

李星澜怔住了。作为工程师,她想到的只是参宿四作为红超巨星的物理特性和能源价值,从未思考过它是否会“悲伤”。

“我是林雅,星际艺术学院的。”紫发女孩轻声自我介绍,依然没有睁开眼睛,“看,它的光在诉说它的故事——诞生时的炽热,成熟时的辉煌,还有即将走向超新星爆发的坦然。”

李星澜重新闭上眼睛,尝试用林雅描述的方式去“感受”那颗恒星。起初,她只能注意到规律的脉动和光谱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一种奇异的情感联系悄然建立。那光芒的每一次明暗,确实像是恒星在诉说着它八百万年生命历程的故事。

“这不科学。”她喃喃自语。

“为什么科学和感受必须是分离的?”一个温和的男声从另一侧传来。李星澜睁开眼睛,看到一位穿着简洁科学制服的金发青年。

“马克西姆·伊万诺夫,天体物理专业。”他简短地自我介绍,“在量子层面,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对象。也许在宇宙尺度上,感知本身也是一种相互作用。”

傅教授、陈博士和博文在观察室里注视着测试厅内的一切。数百个传感器记录着每个候选人的生理反应、微表情甚至脑波活动。

“百分之六十二的候选人仍然在用纯粹分析的思维对待这个测试。”陈博士看着数据流说。

博文却指着几个屏幕:“但是这些人不一样,他们真的在听。”

他指向的屏幕上,正是林雅、李星澜和马克西姆等人。

傅教授点头:“直觉感知不是抛弃科学,而是与科学相辅相成。博文,你能感觉到他们中谁的联系更强吗?”

小男孩闭上眼睛,小手轻轻放在观察玻璃上。片刻后,他指向林雅:“那个紫头发的姐姐,她的思维像彩虹一样环绕着星星。”然后又指向另外几个候选人,“他们也是。”

陈博士调出这些候选人的资料:“有趣,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天体物理、宇宙生态学、甚至还有一位是音乐作曲。”

“宇宙不会只通过一种语言与我们交流。”傅教授微笑着说,“继续测试吧。”

三、宇宙的旋律

第二轮测试在一间球形实验室进行。室内悬浮着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光球,每个光球代表一种宇宙现象——从量子涨落到星系旋转,从超新星爆发到暗物质分布。

“你们面前的界面可以调节这些现象的参数。”陈博士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来,“请尝试创造一种你们认为和谐的宇宙旋律。”

李星澜站在控制台前,犹豫不决。在她的认知中,宇宙现象有其固有的物理规律,何来“和谐”与“不和谐”之说?

她环顾四周,看到其他候选人已经开始尝试。有的创造出刺耳的不协和音,有的则制造出单调重复的节奏。

马克西姆正在尝试将量子隧穿效应与星系旋转频率同步。“这不只是关于频率匹配,”他自言自语,“而是关于如何让微观与宏观对话。”

林雅则完全采用另一种方式。她闭上眼睛,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滑动,仿佛在弹奏一架无形的钢琴。她控制的光球开始以一种看似随机但却富有韵律的方式明灭,伴随着时而轻柔时而激昂的声音。

“她在重现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首‘歌曲’。”观察室里,博文兴奋地指着林雅所在的位置,“我能听到!”

傅教授惊讶地看着孙子:“你能听到什么,博文?”

“就像……就像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啼哭,然后又变成了笑声,接着是成长的脚步声……”博文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来描述那种感知。

陈博士调出林雅创造的数据模式,将其转换为声波图谱。当旋律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时,观察室里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那声音确实如同宇宙的诞生与成长,从混沌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

“她是怎么做到的?”一位助理研究员惊叹道,“这些参数设置看起来毫无规律,但产生的效果却……”

傅教授深深地看着林雅的身影:“有些人对宇宙的韵律有着天生的敏感。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测试厅内,李星澜看着自己的控制台,终于放弃了纯粹科学的思路。她回想起童年时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的感觉,那种对宇宙无边无际的敬畏与好奇。随着她的思绪转变,手指开始不自觉地调节参数,将脉冲星的心跳与星云的气体波动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奇特而迷人的节奏。

“很有趣的组合。”马克西姆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边,“你把死亡与新生连接在了一起。”

李星澜惊讶地发现,自己确实无意中重现了一颗恒星死亡后成为脉冲星,而其残骸又孕育出新恒星的过程。

“我……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她诚实地说。

马克西姆微笑:“也许宇宙的知识一直藏在我们的基因里,只是我们太久没有去倾听它了。”

四、星辰如友

接下来的测试更加非常规。候选人被带到一个充满各种星体模型的空间,并被要求选择一颗“交朋友”。

“这不是儿童游戏。”陈博士在介绍测试要求时,面对一些候选人疑惑的表情解释道,“在长期的太空探索中,与宇宙建立情感联系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我们需要知道,你们能否在孤寂的深空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博文跑进测试场,兴奋地穿梭在各种星体模型之间。他时不时停下来,轻轻拍拍这个“星球”,摸摸那个“恒星”,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老朋友。

“小博文一直有这个能力。”傅教授通过监控注视着孙子,“他能把每个天体都看作有性格的个体。在他眼中,木星是位慈祥的巨人,土星是爱美的舞者,而参宿四则是位爱讲故事的老爷爷。”

林雅毫不犹豫地走向一个暗物质分布模型——一个几乎看不见,只能通过引力效应推断存在的结构。

“为什么选择这个?”测试官员好奇地问。

林雅微笑:“最沉默的朋友往往有着最丰富的内心。你看,它的存在影响着整个星系的运动,却从不要求被看见。这不是很像那些默默支撑着我们的亲人吗?”

测试官员记录下她的回答,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

马克西姆选择了一个正在合并的双黑洞系统。“我喜欢它们的矛盾——如此强大,却又如此需要彼此。”

李星澜在测试场中徘徊良久,最终停在了一个普通的G型主序星模型前,就像我们的太阳。

“它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全。”她轻声说,“在它的宜居带里,生命得以绽放。有时候,最伟大的不是最壮观的,而是最滋养生命的。”

令她惊讶的是,当她伸手触摸那颗恒星模型时,模型竟然发出了柔和的光芒,并且温度微微上升。

“它……它回应了我?”李星澜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手。

观察室里,陈博士调整着监控数据:“不,我们没有预设这种互动。这是你的生物场与模型的量子涨落产生的共振——非常罕见的现象。”

傅教授若有所思:“看来,她与恒星之间的连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博文跑过来拉住李星澜的手:“姐姐,太阳说你很温柔,它喜欢你的触摸。”

在场的成年人都把这当作孩子的天真言语,但李星澜却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仿佛真的收到了来自恒星的回应。

五、宇宙的画布

艺术感知测试由星际艺术学院的前院长亲自设计。候选人被要求观赏一段模拟的宇宙演化视频——从大爆炸到第一颗恒星诞生,从星系形成到生命出现——然后用任何形式表达他们的感受。

林雅选择了一种发光颜料,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作画。她的画笔划过之处,留下了一条条发光痕迹,宛如星流在太空中穿梭。

“这不是具象的宇宙,”她一边创作一边解释,“而是宇宙演化给我的感觉——从混沌中的第一缕光,到物质开始舞蹈,再到生命的火花闪现。”

令人惊讶的是,当她完成作品并点亮灯光时,那些发光颜料组成的图案竟然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分布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你是怎么知道这种结构的?”测试官惊讶地问,“这是专业天文学家才会接触到的数据。”

林雅困惑地看着自己的画:“我不知道,只是感觉应该这样画。”

马克西姆选择了数学表达方式。他编写了一套方程,描述了他对宇宙演化的感受。

“看,这个变量代表创世的激情,这个代表结构的优雅,这个代表生命的奇迹……”他兴奋地向测试官解释,“数学不只是冷冰冰的符号,它也可以充满情感。”

李星澜则陷入了创作困境。作为一名工程师,她习惯于精确和实用,对这种抽象表达感到无所适从。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她坦诚地说,“我看到的宇宙是规律和数据的集合,不是……不是可以感受的艺术品。”

博文悄悄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盒彩色沙子:“姐姐,试试这个。不要想太多,就让手自己动。”

在孩子的鼓励下,李星澜将不同颜色的沙子随意洒在画板上。起初,她感到尴尬和笨拙,但随着时间推移,她渐渐忘记了“应该怎么做”,而是沉浸在色彩与纹理的游戏中。

当她完成时,画板上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图像——色彩从中心爆发,形成螺旋状结构,然后又凝聚成一个个光点,宛如宇宙的诞生与演化。

“这……这是我做的吗?”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傅教授在观察室里点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宇宙的种子,只是有些人需要帮助才能让它发芽。”

六、科学之心

科学能力测试相对传统,但有一个关键不同——所有问题都要求候选人在解答的同时,描述他们的思考过程和直觉感受。

“请描述当你解决一个科学难题时,除了逻辑推理外,是否会有某种‘感觉’或‘预感’引导你?”这是测试的最后一个问题。

马克西姆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科学发现常常始于一种直觉,一种对模式的美学感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仅正确,而且优美。当我们面对一个可能的理论时,那种和谐感往往是最初的指引。”

李星澜写道:“在工程学中,最好的解决方案不仅要在数据上成立,还要‘感觉对’。就像一颗恒星,它的平衡不仅是数学的,也是直觉的——它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燃烧。”

林雅的回答则更为直接:“艺术和科学是同一现实的不同表达。当我观察星空时,我既看到物理规律,也看到一首伟大的诗歌。两者同样真实。”

陈博士阅读着这些回答,若有所思:“我们一直在寻找能够连接左右脑的探索者。传统的科学教育过于强调理性,而忽视了直觉的价值。”

“但在宇宙尺度上,直觉可能是一种更基基础的沟通方式。”傅教授补充道,“量子纠缠、非定域性——这些概念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时空观念。也许感知宇宙需要一种超越传统逻辑的能力。”

博文坐在一旁,用蜡笔画着测试场景。在他的画中,每个候选人都被描绘成了不同颜色的光,与代表着宇宙的各种光点相互连接。

“大家在和星星跳舞。”他解释说。

陈博士看着博文的画,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也许最终的测试应该是团队合作。”

七、星之团队

五百名候选人被分成二十五人一组,每组被赋予一个挑战:设计一个能够同时满足科学研究和艺术表达的太空探索任务。

李星澜、马克西姆和林雅恰巧被分到了同一组。与他们同组的还有来自各个领域的精英——行星地质学家、外星语言学家、量子物理学家、虚拟现实艺术家、太空建筑师等等。

“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组里一位天体生物学家问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确定任务的核心概念。”一位太空建筑师建议。

组员们各执己见,讨论陷入了僵局。

李星澜观察着全息星图,突然开口:“我们为何不问问星星它想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组员们安静下来,有些人露出不解的表情。

马克西姆却点头赞同:“有趣的想法。让我们暂时放下专业身份,只是感受我们想要探索的领域。”

林雅闭上眼睛,将手放在星图上:“我感觉到……一个关于连接的故事。孤立的星体如何通过引力和某种更深层次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随着她的描述,组员们开始放松下来,尝试用更直觉的方式接近任务。

虚拟现实艺术家创建了一个简单的冥想引导,帮助大家进入状态。量子物理学家放弃了复杂方程,转而描述他对宇宙互联性的感受。外星语言学家则分享了她如何从星系结构中看到某种“语法”。

渐渐地,一个任务概念开始形成——探索宇宙大尺度结构中的“宇宙神经网络”,即那些连接星系团的神秘宇宙细丝。他们计划派遣探测器研究这些结构的物理特性,同时通过艺术装置重现它们的美丽,让地球上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宇宙的连接之美。

“科学部分,我们可以研究这些细丝中的气体分布、暗物质影响和星系形成。”李星澜规划道。

“艺术部分,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沉浸式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自己是如何与百亿光年外的星系相连的。”林雅补充。

马克西姆兴奋地连接着各个想法:“而最妙的是,这两部分不是分离的——科学数据可以直接转化为艺术体验,艺术直觉也可以引导科学研究方向。”

观察室里,陈博士和傅教授满意地看着这个小组的进展。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傅教授说,“不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一起工作,而是每个探索者都同时拥有科学和艺术的灵魂。”

博文指着屏幕上的小组:“他们现在像一个小星座了,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但一起发出更亮的光。”

八、选择的重量

最终选拔日到来,只有五十个名额等待着这些才华横溢的候选人。

傅教授站在所有候选人面前,身后是全息投影的银河系图像。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仰望着星空,思考着自己在那宏大图景中的位置。今天,你们中的一些人将获得机会,不仅去观察那个图景,而且成为它的一部分。”

陈博士接话道:“我们寻找的不是最聪明的科学家,也不是最有才华的艺术家。我们寻找的是能够跨越界限,以全新的方式感知和理解宇宙的探索者。”

最终名单在全息屏幕上缓缓展开。当李星澜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马克西姆和林雅也顺利入选,他们的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但选拔的结束只是开始。

傅教授对入选者说:“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始一段前所未有的旅程。不仅仅是穿越空间的旅程,也是穿越意识和认知边缘的旅程。”

陈博士补充道:“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你们将学习如何平衡理性和直觉,如何让数据和感受对话,如何同时作为科学家和艺术家去探索宇宙。”

落选的候选人中有人难掩失望。一位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走上前来:“教授,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没有被选上。我的科研成果是所有候选人中最突出的。”

傅教授温和地回答:“科学成果很重要,但我们现在寻找的是另一种能力。就像音乐大师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一样,星际探索者需要与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都市:假扮丑女的同桌被我发现了 超维术士 她是剑修 都市绝品仙医 拯救男配计划 完美无缺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七星彩 恩有重报(重生) 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 官场之财色诱人 青春如歌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我娘子天下第一 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 快穿之炮灰登顶计划 极品桃运村医 
经典收藏穿越1862 肆虐韩娱 暴雨末世,我打造三层楼安全屋 末世:和霸道总裁离婚后疯狂囤货 美漫大魔王 两眼一睁就是肝 迎战天启全球进化 鬼医本色:废柴丑女要逆天 风舞乾坤 师父,抱小腿 末世灾难:我开局觉醒植物娘农场 国运:从末世开始带飞大夏 诡秘无限 九道主宰 末世之有家小店 全民末日:女神?都是我的资源! 主角超级猛 万界大轮回 坐过牢怎么了归来依旧是首富 我只是个路过的怪兽杀手 
最近更新星穹神链 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 天灾末世:我带空间和奶爸躺赢 末日宅男团:我的系统能搓坦克 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 光年低语 开局觉醒造化灵枢体,元炁斩星海 三次方根:从一至八百万 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 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 我的AI妻:蜜月代码到灭世指令 时空囚徒:我,末世唯一真神 帝国科技!小子! 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 入侵游戏谈恋爱,不如掠夺神明 重生:开局造天庭,对抗外星入侵 与青梅末世觉醒,系统逼我献祭她 星脉觉醒:虚空回响 末世老魔:觉醒魔功,以杀证道 重生,然后开始做计划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 用户26182811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txt下载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最新章节 - 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