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东线捷报,宋兵团第二十七军于新兴里全歼美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一团级战斗队,俘获该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缴获甚多,”
“报告,西线韩楚副司令员急电,美军骑一师、第二师、第二十五师及土耳其旅残部,集中全部火力,向我三所里、龙源里阻击阵地发起连续猛攻,企图打开南逃通道,目前已冲锋十三次,均被我合成第五军先遣支队及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击退,敌军遗尸累累,丢弃大量重装备,”
志愿军司令部里,捷报和战况汇总传来。刘川站在地图前,听着参谋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或者说都在他前世所熟知的战史框架内,只是这一世,由于准备更充分,部队战斗力更强,战果也更加辉煌:“告诉宋世论,打得好,但要提醒他们,不要骄傲,陆战一师主力尚在,务必加紧围攻,绝不能让其与下碣隅里的敌人会合,”刘川对东线战况做出指示,随即转向西线,“接通韩楚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里面传来韩楚的声音:“司令员,我是韩楚,”
“老韩,那边情况怎么样?顶得住吗?”刘川问道,语气透着关切。
韩楚的声音透过电话依然清晰:““放心吧司令员,美国佬是发了疯,坦克、大炮、飞机全都用上了,阵地都快被炸平了,但咱们的战士,穿着暖和的棉衣,吃着热乎的炒面,士气高着呢,合成军的那些装甲车和反坦克炮,在关键隘口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佬的坦克冲了几次,都被我们敲掉了,三十八军的战士们也打得顽强,一寸阵地都没丢,美国佬第十八次冲锋刚被打退,我看他们没多少力气了,”
刘川带着鼓励:“好,告诉战士们,他们打得很好,很英勇,但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被围的美军第九军已成瓮中之鳖,但他们困兽犹斗,必然会做垂死挣扎。你们阻击部队就是扎紧口袋的那根绳,无论如何不能松,要发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坚决堵住敌人,”
“是,保证完成任务,人在阵地在,”韩楚铿锵有力地回答。
放下电话,刘川对邓政委和陈更等人说:“西线大局已定,美军第九军南逃退路已被彻底锁死,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东线陆战一师也蹦跶不了几天了。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扩大战果,以及应对美军下一步可能的反扑。”
邓政委点点头,递过一支烟:“司令员,你这步步料敌先机,可真让麦克阿瑟吃尽了苦头。我看啊他这个‘圣诞节回家’的牛皮,是彻底吹破了。”
陈更副司令笑着补充:“何止是吹破了,我看他现在是焦头烂额,想着怎么跟国内交代呢,一下损失这么多部队,他这‘联合国军’总司令的位子,怕是坐不稳喽,”
刘亚参谋长指着地图分析道:“司令员,政委,根据目前态势,西线被围之美第九军残部,兵力虽仍有三万余人,但建制已乱,士气低落,重装备大量丢弃,后勤补给断绝。我建议,待其进一步消耗后,集中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第四十二军主力,从四面发起总攻,力争全歼该敌,”
刘川表示赞同:“我同意参谋长的意见,命令西线各部,继续压缩包围圈,加强政治攻势,瓦解敌军意志。总攻时间,由韩楚副司令员根据前线情况具体把握。东线,命令老宋,加大对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的围攻力度,特别是下碣隅里,那是陆战一师师部所在地,也是其空中补给和可能的撤退枢纽,必须尽快拿下,”
前线的战斗依然惨烈。
在西线三所里、龙源里一线,枪炮声震耳欲聋。被围的联合国军为了打开生路,在强大航空火力和炮兵掩护下,向志愿军阻击阵地发动了一波又一波亡命式的冲锋。成群的美国士兵在军官的驱赶下,踏着同伴的尸体,嚎叫着冲向志愿军阵地。
合成第五军先遣支队长冒着炮火,在战壕里大声指挥着:“打,给老子狠狠地打,反坦克小组,瞄准敌人坦克的侧面和履带,机枪手,封锁开阔地,没有命令不准后退,”
战士们利用有利地形和临时构筑的工事,顽强抗击着敌人的进攻。配备给先遣支队的二十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成了美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噩梦。一辆试图强行突破的“谢尔曼”坦克被火箭弹击中侧面,瞬间燃起大火。失去了坦克掩护的美军步兵,在志愿军密集的火力下成片倒下。
在龙源里主阵地,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的官兵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美军猛烈的炮火和轰炸将山头削低了几寸,但每当美军步兵靠近,总会有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从焦土中跃出,用冲锋枪、手榴弹甚至刺刀,将敌人打回去。一位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上;排长倒下了,班长指挥……阵地前铺满了美军的尸体和损毁的装备。
“师长,美国佬又退下去了,”一个满脸硝烟的营长向师长报告。
师长举起望远镜,看着山下如同丧家之犬般溃退的美军,以及遍地丢弃的吉普车、卡车、火炮,沉声说道:“告诉同志们,咬紧牙关,坚持住,敌人快不行了,军长已经命令主力部队从侧后压上来了,这帮美国鬼子跑不了,”
在东线长津湖地区,战斗同样进入白热化。新兴里被攻克,美步兵第七师一个整团被歼的消息,极大地震撼了被围的陆战一师。柳潭里、下碣隅里的美军阵地,在志愿军第九兵团日夜不停的攻击下,不断缩小。严寒和饥饿折磨着美军士兵,志愿军神出鬼没的夜袭和冷枪,更让他们精神濒临崩溃。
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站在下碣隅里的指挥所里,看着外面冰天雪地的战场和不断落下的志愿军炮弹,脸色灰败。他已经向阿尔蒙德和麦克阿瑟发出了无数求援电报,但得到的回复除了“固守待援”就是“空中支援即将抵达”。可空投的那点物资,对于一支陷入重围的大军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将军,中国人的攻势越来越猛了,柳潭里那边快顶不住了……”一个参谋低声报告。
史密斯无力地挥了挥手:“告诉柳潭里的部队……允许他们……在必要时向下碣隅里突围……”他知道,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柳潭里的部队在突围途中,必将遭到志愿军的致命打击。但他已经别无选择。
志愿军司令部里,刘川看着地图上不断更新的敌我态势,对即将到来的胜利充满信心。他知道,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取得了远超前世战史的辉煌成果。但他更清楚,麦克阿瑟绝不会甘心失败,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他转身对刘亚参谋长说:“给中央发报,汇报第二次战役初步战果,并提请中央,考虑利用此次大胜,在政治上和外交上采取更主动的姿态。同时,命令各部,在加紧围歼当前被围之敌的同时,也要注意休整部队,补充弹药,准备迎接敌人新的反扑。”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仿佛能看到美军士兵在志愿军钢铁防线前碰得头破血流的场景,也能看到麦克阿瑟在东京办公室里气急败坏的样子。这场立国之战,才刚刚开始,但他有信心,带领这支英雄的军队,跨越更多的艰难险阻,最终赢得胜利。而麦克阿瑟的惊叹和无奈,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