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本营的议事厅内,那台庞然大物的缩小模型被摆在中央,精致的黄铜散热筒、帆布弹链、重型炮架,完美还原了实物的霸气。赵罗站在模型前,身后是核心将领和格物院的工程师们,气氛庄严肃穆。
“自复国军成立以来,我们屡遭磨难,北方失地,长江被锁,清军压境,荷兰逞凶。” 赵罗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议事厅内,“我们靠着弟兄们的鲜血和勇气坚守至今,靠着格物院的诸位,用简陋的设备造出了后装枪、无烟火药,如今,又有了这台能扭转战局的速射利器!”
他伸出手,指着模型,眼神锐利如刀:“它没有欧洲武器的精巧,却有华夏儿女的坚韧;它看似笨重,却能在绝境中守护我们的家园;它每一次射击,都承载着复国军的希望,承载着华夏复兴的梦想!”
将领们屏息凝神,等待着赵罗的命名。
赵罗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此物当有镇国之力,当有将军之威!从今往后,它就叫——镇国大将军炮!”
“镇国大将军炮!” 四个字如同惊雷,在议事厅内炸开。将领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眼中满是激动和坚定。这个名字,不仅彰显了武器的威力,更承载了复国军抵御外侮、镇守家国的决心。
范·海斯特看着赵罗,心中充满了敬佩。他原本只是想造出一款强大的速射武器,却没想到赵罗赋予了它如此厚重的意义。这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武器,而是复国军精神的象征,是华夏儿女不屈意志的体现。
“传我命令!” 赵罗转身,语气铿锵,“第一,格物院和军工工坊全力量产‘镇国大将军炮’,优先装备长江防线和南京核心工业区,一个月内,必须造出十门,构建起密集火力网;第二,组建专门的‘大将军炮部队’,选拔精锐士兵进行训练,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第三,军工工坊加快无烟火药的量产,确保‘镇国大将军炮’的弹药供应,绝不能让它在战场上缺粮!”
“遵命!” 将领们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去,执行命令。
议事厅内,只剩下赵罗和范·海斯特。赵罗看着“镇国大将军炮”的模型,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范先生,谢谢你。是你,让我们看到了技术的力量,让我们有了守护家园的底气。”
范·海斯特摇摇头,真诚地说道:“大都督,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你们的决心,是工匠们的汗水,是徐焱先生的牺牲,才造就了‘镇国大将军炮’。我相信,有了它,复国军一定能打破封锁,击败强敌,实现华夏的复兴。”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镇国大将军炮”的模型上,黄铜散热筒泛着金色的光芒,如同即将在战场上绽放的荣耀。一款武器,一个名字,一份决心,复国军的命运,即将在这台庞然大物的轰鸣声中,迎来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