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工工坊内,炉火熊熊,锤声震天。十座熔炉同时运转,优质钢材被反复锻打、淬火,制成粗壮的枪管和闭锁机构;黄铜作坊里,工匠们加班加点,浇筑着一个个巨大的散热筒,铜水浇筑的滋滋声与工匠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干劲。
“镇国大将军炮”的量产工作全面展开,赵罗调拨了复国军最顶尖的工匠和最充足的材料,军工工坊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王铁匠带领团队负责枪管锻造,每一根枪管都要经过七次锻打、五次热处理,确保强度和精度;李明带领工程师们制作帆布弹链,批量生产的弹链被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如同等待出鞘的利剑。
格物院的测试场上,第一批训练成型的“大将军炮部队”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四名操作手配合默契:水冷手快速加满冷水,副手将帆布弹链装入供弹口,射手瞄准目标,扣动扳机的瞬间,“镇国大将军炮”发出沉闷的轰鸣,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出,三百米外的模拟登陆艇靶标瞬间被打成筛子。
“射速稳定!散热正常!无故障!” 观察员大声报告,脸上满是兴奋。
李锐站在一旁,看着演练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底气。长江防线的关键地段,工人们正在挖掘专门的炮位,炮位采用半地下设计,周围堆砌着厚厚的混凝土和沙袋,确保“镇国大将军炮”在炮火袭击中安然无恙。十门“镇国大将军炮”将分别部署在江阴、镇江、南京江面等关键节点,形成交叉火力,封锁整个长江下游的登陆区域。
“有了这十门‘镇国大将军炮’,就算荷兰人派来十艘巡航舰,也别想轻易登陆!” 李锐语气坚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清军和荷兰人在密集火力下溃不成军的场景。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的百姓们也得知了“镇国大将军炮”的消息。当第一门量产型“镇国大将军炮”被运往长江防线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呼。一名白发老者抚摸着冰冷的炮身,激动地说道:“有了这样的神炮,我们再也不怕红毛鬼和鞑子了!”
孩子们跟在炮车后面,大声喊着“镇国大将军”,脸上满是崇拜。百姓们的热情,感染了每一名士兵和工匠,大家的斗志更加高昂,生产和训练的热情空前高涨。
赵罗站在长江防线的炮位上,看着远处江面游弋的荷兰舰队,又回头看了看身旁威风凛凛的“镇国大将军炮”,心中充满了坚定。无烟火药的成功量产,“镇国大将军炮”的列阵,格物院高压蒸汽机的研发接近尾声,复国军的实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范先生,你说,荷兰人和清军看到这‘镇国大将军炮’,会是什么反应?” 赵罗问道。
范·海斯特微微一笑:“他们会恐惧,会绝望。因为他们永远想不到,在这片他们眼中‘落后’的土地上,会诞生出如此强大的武器。大都督,属于复国军的时代,即将到来。”
江风呼啸,吹动着赵罗的将袍,也吹动着炮位上飘扬的复国军军旗。十门“镇国大将军炮”如同十尊守护神,静静矗立在长江南岸,炮口直指江面,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烽火即将点燃,决战就在眼前。复国军的将士们,手握利刃,身傍巨炮,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将用“镇国大将军炮”的轰鸣,宣告华夏儿女的不屈,打破封锁,重振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