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炮灰"攻"养成系统 抗日之特战兵王 战场合同工 三国军神 抗日之铁血使命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大唐二愣子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亮剑之独立大队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4章 夯土为基续生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入秋的第一场暴雨,像老天爷打翻了水盆,连下了七日七夜。青城山脉的溪流涨成了黄汤,顺着山势奔涌而下,却在三百里外的淮州平原酿成了大祸——浑浊的洪水漫过堤坝,冲垮了成片的村落,官道被冲成了沟壑,连最坚固的镇西粮仓都塌了半面墙。

消息传到江湖联盟总坛时,李瑁正在科技研发部查看新制的“测雨器”。那是个铜制的漏斗,下面接着刻度筒,能计量降雨量。沈万山刚说“这物件能提前预警水患”,秦风就浑身湿透地闯了进来,手里的急报被雨水泡得发皱:“盟主,淮州水灾,三县被淹,官府赈灾粮一时运不到,灾民都挤在高地的破庙里,快断粮了!”

李瑁抓起测雨器的刻度筒,筒里的雨水已没过“警戒红线”。他想起上月架构调整时,特意在护民部下设了“应急分队”,专司灾时救援,此刻正好派上用场。“传我令,”他声音沉稳如石,“护民部应急分队带三十艘冲锋舟,携三日干粮,即刻驰援淮州,先把困在屋顶、树上的灾民救出来!”

秦风领命要走,又被他叫住:“让民生协调部立刻盘点各分坛的存粮、药材;科技研发部带足木工工具、防水油布;清议堂派人跟去,监督物资分发,不许有半点克扣。”他顿了顿,望向窗外湍急的雨帘,“再告诉海外事务部,暂停波斯琉璃的交易,把那笔订金先调出来,全换成粮食和布匹。”

议事堂的钟声连敲七下,这是联盟最高级别的集结信号。各部门闻令而动:护民部弟子扛着冲锋舟往码头跑,舟身是科技研发部新改的轻便木料,首尾包着铁皮,不怕礁石磕碰;民生协调部的账房先生扒着粮库的账本,把楚州、汾州的存粮一笔笔算清;连文宣部的弟子都背着笔墨纸砚,说要去记录灾情,也好让天下人知道灾民的难处。

三日后,淮州灾区的高地上,终于迎来了插着银杏旗的船队。冲锋舟破开黄泥般的洪水,将困在树梢上的孩童、趴在屋顶的老人一一救下。一个抱着襁褓的妇人被救上船时,怀里的婴儿已经饿得失了哭声,护民部的女弟子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米糕,泡在温水里一点点喂进去。

“往这边划!”队长赵虎指着远处一座摇摇欲坠的土楼,楼顶挤满了人,墙根已被洪水啃出了大洞。他指挥弟子们抛出绳索,将土楼里的人一个个吊上船,自己则跳进齐腰深的水里,用肩膀顶住即将坍塌的门框。

待救出最后一个白发老者,土楼“轰隆”一声塌进洪水里,溅起的泥浆糊了赵虎满脸。他抹了把脸,望着挤满高地的灾民,忽然想起李瑁出发前的嘱咐:“救急容易,重建难。洪水退了,得让他们有房住、有田种,才算真的救了人。”

七日后,洪水渐渐退去,留下满目疮痍。曾经的村落成了泥沼,房屋的断梁斜插在污泥里,官道上的石板被冲得七零八落,连井里都灌满了黄沙。灾民们挤在临时搭的草棚里,望着自家倒塌的屋舍,眼神里满是茫然。

这时,李瑁带着后续队伍赶到了。科技研发部的工匠们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新制的“夯土器”——用生铁铸的夯头,连着木柄,几个人合力抬起,落下时能把湿泥砸得结结实实;民生协调部押着二十辆马车,拉着青砖、茅草、石灰,还有新印的“重建章程”,上面写着“按户分料,互助建房”;连海外事务部都派来了人,带来了从波斯商人那里换来的防潮毡布,说是“铺在屋顶能防漏雨”。

“父老乡亲们,”李瑁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声音透过传声筒传遍高地,“洪水冲毁了咱们的家,但冲不散咱们的力气。联盟带来了材料、工匠,咱们一起动手,把房子盖起来,把路修通,把日子重新过起来!”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个沙哑的声音:“李盟主,俺们家男人被冲走了,就剩俺娘俩,咋盖房啊?”说话的是个瘸腿妇人,怀里还抱着个怯生生的孩子。

“有互助队!”李瑁指着身后的弟子们,“联盟弟子和各村壮丁编成互助队,一家帮一家,先盖老人、孤儿、寡妇的屋,再盖其他人的。粮食、药材联盟管够,只管安心干活!”

接下来的日子,灾区成了个大工地。科技研发部的工匠们先教大家用“夯土器”打地基,沈万山亲自示范:“三步一夯,五步一踩,地基打不实,来年下雨还得塌!”他教的“鱼骨墙”法子更妙——用芦苇捆成束,夹在土墙中间,既能挡水,又能让墙体更结实,灾民们学着垒墙,连孩童都知道“芦苇要泡过石灰才不烂”。

护民部的弟子们分成两队,一队跟着赵虎修官道,用撬棍把冲散的石板归位,再填上碎石夯实;另一队跟着苏婉去清理水井,她带着百草堂的弟子,往井里撒特制的“净水粉”——用明矾、艾草灰混合而成,能让泥沙快速沉淀,井水很快就变得清澈。

最让人暖心的是互助队。壮丁们帮寡妇幼孺挑砖、和泥,女人们就烧火、做饭,把联盟送来的粮食做成稠粥,给干活的人端到工地。那瘸腿妇人也拄着拐杖加入了,帮着递茅草、递石灰,她说:“俺干不了重活,递递东西总能行,不能白吃联盟的粮。”

文宣部的弟子们没闲着,他们把重建的场景画成了连环画。有“沈先生教垒墙”“赵队长修官道”“互助队盖新房”,每幅画旁都写着“某日某地,众人合力”,贴在临时搭建的布告栏上,看的人越多,干活的劲头越足。

半月后,第一批新房在高地上立了起来。墙是用“鱼骨墙”法垒的,屋顶铺着波斯毡布,窗台上摆着灾民从洪水里捞出来的瓦罐,里面插着新摘的野菊花。瘸腿妇人牵着孩子走进新房,摸着结实的墙壁,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真的……有家了。”

与此同时,官道也修通了。赵虎带着弟子们在路口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同心路”三个字,旁边小字写着“江湖联盟与淮州百姓共筑”。第一辆运粮的马车从路上驶过,车老板勒住马,对着石碑拱手:“这条路修得结实,比以前还好走!”

粮食和物资的供应从未断过。民生协调部每日清点各户的消耗,按人口分发粮米、布匹,账目写在布告栏上,谁领了多少、还剩多少,一目了然。清议堂的人每日巡查,发现有个分坛弟子想多拿两匹布,当即按章程罚他去修厕所,公告贴出来,谁都不敢再徇私。

一个月后,当李瑁再次巡查灾区时,看到的已是另一番景象。成片的新房错落有致,官道上车来车往,田埂上有人在翻土——科技研发部改良的“防陷犁”派上了用场,犁头带铁齿,能把板结的泥地翻松,弟子们正手把手教农户使用。

集镇上的铺子也陆续开了张。张老汉的远房侄子在淮州开杂货铺,洪水冲毁了货柜,联盟送来新木料,文宣部还帮他画了新招牌,上面画着银杏叶和“诚信铺”三个字。他见了李瑁,非要塞一包新炒的瓜子:“盟主尝尝,这铺子能重新开起来,全靠联盟啊!”

在临时搭建的学堂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传了出来。课桌是用救灾剩下的木板拼的,课本是文宣部赶印的《千字文》,教书的是个逃过难的老秀才,他说:“房子盖好了,路修通了,还得让娃们念书,日子才能真的有奔头。”

李瑁站在学堂外,听着孩子们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忽然想起刚来时的满目疮痍。他转头问身边的秦风:“账上还剩多少银子?”

秦风翻着账本:“海外事务部那笔订金花得差不多了,但各分坛的商号捐了不少,加上朝廷拨的赈灾款,还够支撑到冬播。科技研发部说,他们正琢磨着在河边修‘防洪堤’,用夯土器和石块结合,比以前的土坝结实十倍。”

“让他们尽管修。”李瑁望着远处正在翻土的农田,“再冷的冬天,只要有房住、有粮吃、有田种,百姓心里就暖。等明年开春,这里定会比灾前更兴旺。”

离开淮州那日,灾民们自发站在“同心路”两旁相送。有人捧着新收的红薯,有人抱着刚织的粗布,还有孩童举着文宣部画的连环画,追着车队跑。那瘸腿妇人带着孩子,对着李瑁的马车深深鞠躬,孩子不懂事,却学着娘的样子,把手里的野菊花朝车上抛去。

马车驶上“同心路”,石板平整,车轮滚动得格外平稳。李瑁掀开窗帘,望着渐渐远去的村落,新房的屋顶在夕阳下闪着光,像一片重生的星辰。

他忽然明白,救灾救的是急难,重建续的是生机。江湖联盟的力量,不仅在于危难时伸出援手,更在于能陪着百姓一砖一瓦地把日子重新垒起来,让他们在废墟上看到希望,在汗水中找回底气。

车窗外,文宣部的弟子正把淮州重建的画稿捆成卷,说要带回总坛,编进新的《江湖图志》。李瑁知道,这些画里不仅有新房、新路,更有百姓眼里重燃的光,那才是比任何章程、任何器物都珍贵的东西。

秋风掠过平原,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远处的防洪堤已筑起半人高,夯土器落下的“砰砰”声,像在为这片土地的新生,敲响了沉稳而有力的鼓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蛊真人 千山记 国色生枭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绑架总裁作嫁妆 玄界之门 一品邪凰三小姐 史上最牛轮回 千金嫁到之爱上俏总裁 末世重生女配翻身 末日蟑螂 天官志 重生之饥饿年代 攻略学霸的108个小技巧 纨绔影帝彪悍妻 未来之军娘在上 艾泽拉斯女王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全职业法神 沧笙踏歌骨遗香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无情江湖路 玛雅之小兵传奇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最近更新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月照寒襟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衙役凌云志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红楼新君 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 大明熥仔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一品悍臣 轮回井:渣男劫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山河鉴:隋鼎 中国古代奇闻录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