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山东军区指挥部所在的院落,比往日更加热闹。
各纵队的司令员、政委们风尘仆仆地从山东各地乃至苏北、皖东北赶来,院子里拴着的战马喷着响鼻,警卫员们互相递着烟卷,低声交流着各自部队的见闻。
屋内,原本宽敞的会议室显得有些拥挤。长条桌旁坐满了人,张百川坐在主位,左边是华东军区新任参谋长张运逸,右边是山东军区政委谢福治,再旁边是山东军区参谋长陈榘和政治部主任肖桦。
对面,则是新面孔与原班人马济济一堂:王坤、钟伟、许友、吴可华、梁初、周锡汉、王晋山、聂峰智这八位山东军区的老旅长、现在的纵队司令,以及刚从华中赶来的第九纵队司令员黄可诚、第十纵队司令员彭雪峰,还有苏中军分区司令员粟昱。
张百川环视全场,脸上带着笑容,在桌上轻轻敲了敲,嘈杂的议论声立刻平息下来。
张百川开口:“人都到齐了,先给新来的战友们介绍一下山东的家底。陈参谋长,你把情况说说。”
陈榘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各位,目前我华东军区,下辖山东军区及新并入之各部。单就山东军区而言,经过连续作战和大力扩编,目前主力已编成八个纵队,加上直属部队、各军分区独立团、县大队,总兵力已达五十二万之众。”
指挥棒在地图上划过:“控制区域,东临大海,西抵运河,南接陇海线。山东全境已被我们光复。”
他顿了顿,看向在座的山东各位纵队司令,“装备方面,步枪基本配齐,轻重机枪超过三千挺,各类火炮,包括我们鲁中兵工厂自产的‘鲁造一式’山炮、迫击炮,加上历次缴获,总数已逾三千门。兵工厂方面,复装子弹月产可达百万发,新造子弹十余万发,手榴弹月产十万枚以上,迫击炮弹、步兵炮炮弹也已能自产,满足日常训练和小规模战斗消耗无虞。”
这些数字报出来,黄可诚、彭雪峰、粟昱等华中来的将领们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眼神里都流露出惊讶和振奋。他们知道山东这边打得好,家底厚,却没想到厚实到这种程度。
张百川接过话头:“家底是厚了,但咱们华东军区成立,不是为了守成,是为了更大的发展,为了准备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也是为了应对抗战胜利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他目光扫过粟昱、黄可诚、彭雪峰:“粟昱同志在苏中,黄可诚、彭雪峰同志在华中,都打得很好,积累了丰富的平原、水网地带作战经验。我们山东的部队,山地战、攻坚战经验多些。以后,我们就是一个锅里抡马勺的兄弟,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粟昱闻言立刻表态:“司令员,我们苏中部队坚决服从华东军区指挥,早就听说山东老大哥仗打得好,装备强,我们过来,就是学习的,”
黄可诚沉稳地说:“司令员,华东局和华东军区的成立是战略大手笔。我们第十纵队一定尽快融入,向山东的同志们学习。”
彭雪峰声音洪亮:“没说的,司令员指哪儿,我们打哪儿,都是八路军,不分彼此,”
张百川点点头:“好,下面,宣布华东军区近期作战整训总方针,以及各纵队初步整编与任务区分。”
所有人的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
张运逸参谋长站起身,拿着文件夹开始宣读:“根据总部‘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之总体战略,结合我华东当前实际,军区决定:第一阶段,以巩固山东,打通与华中、皖东北联系,并伺机向徐州方向压迫为主要目标。”
“部队整编方面,华东军区十个纵队,暂按现有基础进行磨合。各纵队需在三个月内,完成内部整合,加强步炮、步骑协同训练,特别是平原村落攻防战术。抗大山东分校尽快面向全军区,抽调营团级干部轮训,重点学习大兵团作战指挥。”
他念完总体要求,看向张百川。
张百川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鲁南、苏北交界处。“具体部署:第一纵队,王坤。”
“到,”王坤唰地站起。
“你部驻防沂蒙山区西南翼,向新泰、莱芜方向保持警戒,同时派出有力一部,向南策应,与第四纵队吴可华部协同,向临沂以南、郯城、码头方向活动,打通与苏北的联系通道。”
“明白,”王坤沉声应命。
“第二纵队,钟伟。”
“到”钟伟声音洪亮。
“你部作为军区总预备队,移防至泰安以南、兖州以北区域集结。任务有两个:一是高强度整训,步炮协同要给我练出花样来;二是盯紧津浦线,随时准备南下或西进。”
“司令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第三纵队,许友。”
“老许在,”许友嗓门更大。
“你胶东部队,重点经营青岛、烟台、威海等港口,海上交通线要千方百计维持住。
“没问题,胶东交给俺老许,出半点差错,您毙了我,”
张百川笑了笑,继续点名:“第四纵队,吴可华。你部任务最重,以鲁南山区为根基,并积极向南与苏中粟昱部靠拢。鲁南与苏中的连接,就看你的了。”
吴可华站起身,稳重地回答:“司令员,保证打开局面,连接华中。”
“第五纵队,梁初。你部活动范围不变,同时注意与冀鲁豫兄弟部队保持联络。”
“是,保证让鬼子的火车寸步难行,”
“第六、第七、第八纵队,周锡汉、王晋山、聂峰智。”
三位新任纵队司令齐刷刷站起。
“你们三个纵队,首要任务是整合部队,形成战斗力。驻防区域暂定鲁西、鲁西南,配合第五纵队行动,同时向豫东方向保持警戒。尤其是你,聂峰智,你的第八纵队要防止豫北之敌窜扰。”
“是,”三人异口同声。
“第九纵队,黄可诚;第十纵队,彭雪峰。”
“到,”“在,”
“你们两部,初来山东,先进行适应性休整和补充。驻地安排在滨海区,与许友的第三纵队毗邻。一方面熟悉山东地形民情,另一方面,要总结你们在华中平原水网地带作战的经验,形成教材,供全军区学习。”
黄可诚和彭雪峰对视一眼,齐声道:“服从安排,尽快适应,”
“苏中军分区,粟昱。”
“司令员,”粟昱起身。
“你部暂保持现有建制和活动区域,但要积极配合吴可华部的向南发展。同时,严密监视长江以北、陇海线以南的日伪军动向,尤其是扬州、高邮、淮阴方向。有情况,直接向军区报告。”
“明白,”
任务分配完毕,张百川回到座位,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位将领。“任务都清楚了。我强调几点。第一,大兵团作战,纪律是第一位。各纵队之间,必须密切协同,不允许有任何山头主义、本位主义,谁搞这一套,就是破坏团结,就是我华东军区的罪人,”
他语气严厉,众人凛然。
“第二,旅以上指挥员,都把指挥位置给我摆正了,我要的是你们在指挥部里调动千军万马,不是让你们抱着机枪去冲锋,谁的指挥所位置不对,导致指挥失灵,我撤谁的职,”
几位以勇猛着称的司令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第三,后勤、通讯、情报,是生命线。张运逸参谋长会牵头,尽快建立覆盖整个华东的通讯网络和情报体系。后勤保障,由肖桦主任负责协调,要优先保证主力纵队,尤其是新编部队的供应。”
张运逸和肖桦同时点头:“一定落实好。”
山东军区谢福治政委这时开口补充道:“同志们,军事上的部署,司令员已经讲得很清楚。我强调一下政治工作和群众纪律。我们华东军区六十万大军,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必须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部队思想教育,主动团结群众。特别是对新加入的兄弟部队,要热情欢迎,主动帮助,展现我们山东军区的气度和作风,”
“是,政委,”众人应道。
会议接近尾声,张百川最后总结,语气充满了自信:“同志们,华东军区这盘棋,已经摆开了,鬼子现在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冈村宁次在山东吃了大亏,现在又把注意力转到我们整个华东。但这没什么可怕的,”
他站起身:“我们有六十万经过战火考验的英勇将士,有巩固的根据地,有初步建立的军工体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中央的正确领导,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严格执行命令,加强训练,提高战术,我们就一定能横扫华东日伪军,为最后的反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看着每一个人:“回去以后,立刻传达会议精神,部署任务。”
会议结束,将领们各自领命而去,院子里再次响起嘈杂的马蹄声和告别声。张百川、张运逸、谢福治、陈榘、肖桦五人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谢福治递给张百川一支烟,感慨道:“司令员,这下真是大场面了。六十万人,纵横三省,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张百川接过烟,缓缓说道:“场面越大,担子越重。冈村宁次不会坐视我们顺利整合,老蒋那边,也绝不会消停,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平静。”
陈榘接口道:“是啊,听说军统和中统的人,最近在济南、青岛活动很频繁。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那边,也在不断制造摩擦。”
肖桦冷哼一声:“他们也就这点本事了。只要我们根据地巩固,部队强大,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
张运逸参谋长若有所思:“军事上我们不怕,但要防备他们搞暗杀、破坏,或者在舆论上给我们制造麻烦。”
张百川将烟叼在嘴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这宝贵的时间,整训部队,巩固根据地。只要我们自己够硬,任何牛鬼蛇神,都只有碰得头破血流的下场,”
“通知敌工部,加强对南京、徐州方向日军,以及重庆方面动向的侦查。”